[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9215.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密度 算法 实现 搜索引擎 关键词 优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义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法实现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
背景技术
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网络资源的主要工具,随着Yahoo、Google等著名搜索引擎的出现,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archEngineOptimization,SEO)也逐渐发展起来。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包括黑帽技术和白帽技术,其中黑帽技术表示违反搜索引擎优化规则的恶意优化技术,在关键词优化技术中表现为在页面中堆砌关键词或放置无关关键词以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目前各搜索引擎已经引入相关技术和规则对使用黑帽技术的网站进行惩罚;白帽技术则表示被搜索引擎认可的优化技术。选择关键词是最重要的SEO任务之一,但往往缺乏讨论和研究。没有正确的关键词,SEO工作将事倍功半。在研究网络搜索关键词搜索量数据与相关问题的关系时,选择哪些关键词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阅读文献,笔者发现,对于关键词的选取大多凭借经验和主观因素,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管理关键词优化策略和进度。为使关键词的选取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基于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算法实现搜索引擎关键词优。
发明内容
针对于关键词优化实现搜索引擎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根据企业业务确定核心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关键字,这些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有相应数据项,如本国每月搜索量、竞争程度和估算每次点击费用(CPC)等
步骤2:结合企业产品和市场分析,筛选降维上述搜索到的相关关键字集合;
步骤3:针对筛选降维后的关键词集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对应的页面,这里记录首页网页数和总搜索页面数,即每个关键词由五维向量再降维为四维的。
步骤4:利用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对上述关键词进行聚类处理,其具体子步骤如下:
步骤4.1:利用基于ε领域的k-means算法初始化簇。
步骤4.2:初始化每一个ε领域的影响函数f(i,j)start,从数据对象集合D中按下述判定条件选择k个初始簇中心。
步骤4.3:对每类关键词i(i∈(1,2,…,m))进行重新分配,按概率函数p(i)选择聚类中心j′;
步骤4.4:根据判定函数Δ(f)的结果,重新计算各簇中心;
步骤4.5:如果簇中心发生变化,则转到步骤4.2,否则迭代结束,输出聚类结果。
步骤5: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综合关键词效能优化和价值率优化,选择合适的关键词优化策略达到网站优化目标。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此算法可以精简关键词分析流程,进而减少整个网站优化工作量。
2,此算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低,处理速度更快。
3、此算法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4、能帮助网站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其关键词的排名。
5、为企业网站带来一定的流量和询盘,从而达到理想的网站优化目标。
6、此算法分类结果的准确度更符合经验值。
7、此算法更简便有效。
8、数据处理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实现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结构流程图
图2一种改进的密度聚类算法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关键词优化实现搜索引擎优化的技术问题,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企业业务确定核心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关键字,这些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有相应数据项,如本国每月搜索量、竞争程度和估算每次点击费用(CPC)等。
步骤2:结合企业产品和市场分析,筛选降维上述搜索到的相关关键字集合;
步骤3:针对筛选降维后的关键词集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对应的页面,这里记录首页网页数和总搜索页面数,即每个关键词由五维向量再降维为四维的,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这里相关关键词个数为m,既有下列m×5矩阵:
Ni、Ldi、CPCi、NiS、NiY依次为第i个关键词对应的本国每月搜索量、竞争程度、估算每次点击费用(CPC)、首页网页数、总搜索页面数。
再降维为四维,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学领域虚拟本体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影像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