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5376.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方颂;王彦娴;谭阳;陈琳;刘艳;李振军;湛剑佳;刘章;候全军;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8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识别 通电 功能 终端 | ||
1.一种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采集装置、具有收容空间的机箱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用于存储用户指纹信息的BIOS存储芯片、供电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器、指纹采集装置、BIOS存储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用于提供不间断电源的UPS电源及提供双路电源的双电源供电电路,所述UPS电源供能;所述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指纹采集装置的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和用于电性连接所述BIOS存储芯片的电流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开启状态下,所述指纹采集装置预设的控制指令执行完成后,关闭所述指纹采集装置;或者,当所述指纹采集装置的开启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关闭所述指纹采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开启状态下,所述指纹采集装置预设的控制指令执行完成后,控制所述指纹采集装置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当所述指纹采集装置的开启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所述指纹采集装置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当对所述指纹采集装置的触碰信号消失时,控制所述指纹采集装置进入休眠状态。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有电容C2、电容C5、开关管Q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栅极,其与比较器U1A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其通过电阻R9接地,其还通过电阻R10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漏极连接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于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5并联于电阻R10的两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11与电阻R12串联后接地,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比较器U1A的另一个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有比较器U1A、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双联二极管D3、开关管Q1、三极管Q2;所述二极管D3,其一个输入端通过电容C4接地,其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3与比较器U1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1A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1及二极管D2与电源VC连接,并且其通过电容C1与比较器U1A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其还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三极管Q2、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5接地,其集电极与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其栅极通过电阻R2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其漏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VC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比较器U1A的输出端还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PS电源输出供电电路包括有电容C3、电阻C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以及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二极管D7;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于电源输入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Q5的基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4,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电阻R6与电源输出端1连接,所述电阻R7与二极管D7串联连接于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5,其发射极与电源输出端2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其发射极还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为双联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指纹识别通电功能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二极管D3为两个负极连载一起的稳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53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