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8163.7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哲;林文琦;陈耿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1/00 | 分类号: | H03G1/00;H03G3/00;H03F3/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曹正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化 增益 放大器 | ||
一种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具有主动负载模块、第一差动对、第二差动对与电流源模块;第一差动对与第二差动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主动负载模块;电流源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差动对的第一电流源端与第二差动对的第二电流源端;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第一电流源端提供第一电流给第一差动对;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第二电流源端提供第二电流给第二差动对;且电流源模块用来调整第一电流的大小和/或第二电流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回授路径的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满足或者有效地使用后端电路的动态范围,用户通常会在信号源与后端电路之间设置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从而借助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以可调的倍率选择性地放大信号源,使之符合后端电路的规格,或者达到用户所欲其的信号规格。
以往的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大部份是借助运算放大器搭配电阻接成放大电路,例如非反向放大器。这样的结构并无法有效地隔绝噪声,而使得噪声随着所欲的信号一起被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放大,从而降低了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的输出信噪比(signal noiseratio,SNR)。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以使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的输出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所述的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具有主动负载模块、第一差动对、第二差动对与电流源模块。主动负载模块具有第一负载端与第二负载端。第一差动对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流源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第二差动对具有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二电流源端、第三输出端与第四输出端。第二负载端电性连接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负载端。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负载端。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输入信号。第二输入端用来接收共模电压。第四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负载端。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负载端。第三差动电性连接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接收回授信号。第四输入端用来接收共模电压。电流源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电流源端与第二电流源端。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第一电流源端提供第一电流给第一差动对。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第二电流源端提供第二电流给第二差动对。且电流源模块用来调整第一电流的和/或小与第二电流的大小。
换句话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包括:一主动负载模块,具有一第一负载端与一第二负载端,该第二负载端电性连接该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一第一差动对,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一电流源端、一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出端,该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负载端,该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负载端,该第一输入端用来接收一输入信号,该第二输入端用来接收一共模电压;一第二差动对,具有一第三输入端、一第四输入端、一第二电流源端、一第三输出端与一第四输出端,该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一负载端,该第四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二负载端,该第三输入端电性连接该可程序化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接收一回授信号,该第四输入端用来接收该共模电压;以及一电流源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流源端与该第二电流源端,该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该第一电流源端提供一第一电流给该第一差动对,该电流源模块用来经由该第二电流源端提供一第二电流给该第二差动对,且该电流源模块用来调整该第一电流的大小和/或该第二电流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8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音频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的自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