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437.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0 | 分类号: | G01R33/00;G01R33/032 |
代理公司: | 61108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恒阳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空间 磁场 传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至少包括:微纳光纤(1)和磁光玻璃薄片(2),所述的微纳光纤(1)由单模光纤(4)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制成两端直径不变,中间为微纳量级的腰区结构,将制的中间为微纳光纤(1)的腰区与磁光玻璃薄片(2)通过光学胶(3)黏贴制成波导耦合结构。本发明的结构紧凑、体积微小、无光路耦合环节,同时还具有较高磁场测量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电磁测量与传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磁场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电网状态监测、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以及电磁兼容等一系列电网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磁场测量方法主要基于电学原理与方法。典型代表为电磁感应法和霍尔效应法。这类方法大部分使用金属导体或有源半导体作为传感探头,不仅造成系统的电气安全性较差,同时金属探头本身会对被测磁场的分布产生干扰,产生测量误差。
与传统的电子式磁场测量方法相比,光学磁场传感器由于利用光信号进行传感和传输,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本质绝缘,电气安全性高,避免了电磁式传感器复杂的绝缘结构。此外,光学磁场传感器还具有测量范围大、频率响应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光学磁场传感器主要有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磁流体磁光效应以及法拉第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其中,基于法拉第效应的磁场传感器当前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光学磁场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依据磁光材料的法拉第效应。按照传感探头不同,可以分为块状材料型光学磁场传感器和全光纤磁场传感器。磁光块状玻璃材料的费尔德常数较高,因此,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较高。主要缺点是块状玻璃体积较大、加工难度高,且在结构上存在较多的光路耦合环节,耦合效率的高低以及耦合的稳定性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准确度。全光纤型磁场传感器的光传感和光传输部分均采用普通的单模光纤,无光路耦合环节,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光学加工简单。但是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低,比块状磁光玻璃低2-3个数量级,导致全光纤型的磁场传感器测量灵敏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微小、无光路耦合环节,同时具有较高测量灵敏度的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微纳光纤和磁光玻璃薄片,所述的微纳光纤由单模光纤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制成两端直径不变,中间为微纳量级的腰区结构,将制的中间为微纳光纤的腰区与磁光玻璃薄片通过光学胶黏贴制成波导耦合结构。
所述微纳光纤的腰区直径为2μm,微纳光纤的腰区长度大于等于磁光玻璃薄片长度。
所述磁光玻璃薄片的尺寸为10mm×5mm×0.1mm,耦合间距为0.4μm。
所述光学胶为硅凝胶,折射率为1.40。
一种基于微纳光纤的空间磁场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将单模光纤制成微纳量级的腰区结构,通过熔融拉锥工艺将单模光纤拉锥到两端直径不变,中间形成带尾纤的微纳光纤,微纳光纤的拉锥长度具有不同腰区直径;
将制得微纳光纤的腰区置于在磁光玻璃薄片上,并控制微纳光纤与磁光玻璃薄片之间的耦合间距使其形成弱波导耦合结构;
将步骤中得到的耦合结构整体固定在玻璃基底上,用低折射率的光学胶将微纳光纤与磁光玻璃耦合结构密封封装,待光学胶固化后,传感器制备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脚(折叠A‑ZDA)
- 下一篇:桌架接头(扁圆形Y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