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8836.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白晗;孙克强;罗保中;杨涛;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高能 电子衍射 技术 高压 电缆 局部 放电 检测 装置 | ||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属于带电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本发明包括主机外壳、高频电流互感器、校准脉冲发生器、40KHz超声传感器、150KHz超声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上位机和声电一体式传感器,其结构要点主机外壳上设置有通道信号输入端口、电源开关、蓄电池充电口、主机外壳接地旋钮和供电输出口;所述通道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电信号端口、第二电信号端口、第三电信号端口、第四电信号端口、第一光信号端口、第二光信号端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电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电线电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线电缆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生产规模逐渐壮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电缆作为重要的无损检测类商品,国家标准对精度要求很高。然而,目前电线电缆市场上存在的计量问题日臻突出,如何准确、迅速、经济的实现对电缆无损检测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几乎所有架在高空的高压电缆表面都是裸露的,由于电压很高,危险系数极高。对于已经发生断路故障的高压电缆,其检测方法已经是多种多样了,可以快速精确的发现其故障位置,进行修复。然而对于高压运行的电缆,其维护很小,由于很难判断出未知的故障点,一旦突然损坏或者断路对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与损害。如果电缆发生局部放电,极大程度增加了电缆的危险系数。因此如何利用反射电子衍射技术对带电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预防电缆故障的发生是我们所研究的难点。
国内外对于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有很多,但由于高压电缆局放信号微弱、波形复杂多变、且极易被背景噪声所淹没、因而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难度非常巨大的。通常釆用的方法是IEC60270法,但是由于其测量频带通常只有几百KHZ,因此对于高频信号的捕捉能力较差,并且IEC60270法也很容易受到来自背景噪声的影响,其抗干扰能力较差,近年来,国内外通常釆用的电缆局放试验方法主要有差分法、方向耦合法、电磁耦合法、电容耦合法、UHF法、超声波法、AE检测法等。在现场检测时通常釆用方向耦合法、电磁耦合法(高频电流法)等较为成熟的方法;而超声波检测法、UFH检测法则代表了高压电缆局放在线检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对带电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高压电缆使用寿命、提高电缆工作效率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逐步受到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反射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主机外壳、高频电流互感器、校准脉冲发生器、40KHz超声传感器、150KHz超声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上位机和声电一体式传感器,其结构要点主机外壳上设置有通道信号输入端口、电源开关、蓄电池充电口、主机外壳接地旋钮和供电输出口。
所述通道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电信号端口、第二电信号端口、第三电信号端口、第四电信号端口、第一光信号端口、第二光信号端口。
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校准脉冲发生器、40KHz超声传感器、150KHz超声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和声电一体式传感器相应于所述供电输出口设置有供电输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8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