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供水开启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2543.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梧凤;于斌;贾利芝;高攀;刘硕;袁小勇;刘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63 | 分类号: | F24F11/63;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板表面 影响因素 供水 辐射供冷系统 回归分析 样本数据 实际运行条件 统计分析程序 温度变化规律 辐射供冷 供暖系统 居住建筑 空调系统 控制系统 实时控制 预测结果 预测模型 辐射板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供水开启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条件,确定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变化范围;根据确定的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变化范围,运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变温度变化情况,获取样本数据;基于SAS软件,运用统计分析程序样本数据回归分析,获得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预测模型。本发明回归分析获得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控制系统简单,可以实现实时控制,适宜在居住建筑供暖系统控制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辐射供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确定供水开启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具有舒适性好,无吹风感,无噪音,室内温度场分布均匀,节能的优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解决了温湿度耦合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在相同的热湿环境下,采用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人体热舒适感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室内设计温度1-2℃。目前,我国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供水温度一般为16℃,回水温度为18℃,因此,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为低品位冷源的利用提供了可能,展现了其节能的优势。基于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节能与舒适的优势,解决环境问题,响应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战略,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成为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首选空调系统形式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拥有大面积的冷辐射表面,因此结露是其最大的问题。在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中,为了防止冷辐射面出现结露,辐射板表面温度与贴附层露点温度需要一定的温差,即安全温差。当辐射板表面温度与贴附层露点温度之差小于设定的安全温差时,辐射空调系统的冷表面就会出现结露的风险。在实际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中,当室内湿负荷突然增加时,需调节供水流量或提高供水温度来防结露。采用关闭供水防结露后,系统达到稳定时,当辐射板表面温度与贴附层露点温度之差大于安全温差时,为充分发挥该系统供冷能力,降低能耗,需再次开启供水,以降低辐射板表面温度,从而充分发挥辐射空调的供冷能力,减少能量浪费。因此,在研究辐射供冷房间湿量扩散特性、湿度分层特性以及贴附层露点温度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有必要揭示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规律,为辐射供冷系统有效控制防结露提供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确定供水开启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确定供水开启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条件,确定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变化范围;
2)根据步骤1)确定的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变化范围,运用ANSYS软件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变温度变化情况,获取样本数据;
3)基于SAS软件,运用统计分析程序对步骤2)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预测模型。
步骤1)中,所述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室内环境温度ta、外窗内表面温度twin、非供冷内表面平均温度taverage。
其中,所述供水开启时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预测模型如下:
tp=6.21205e-τ+0.38323ta+0.14982taverage+0.02489twin+7.73418
tp为辐射板表面温度,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