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用打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962.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昕;贺强;郎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昕;贺强;郎韧;李立新;樊华;李先亮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结 手柄 打结器 夹子 线夹 丝线 闭合夹钳 复杂手术 结扎 手术用 异物 夹钳 线扣 医疗器械领域 腹腔镜手术 闭合 槽轮组件 化学材料 间歇运动 腔镜手术 夹子夹 外科手术 拉紧 线结 应用 费力 张开 穿过 杠杆 金属 引入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用打结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外科手术中涉及结扎组织的方法是:徒手用丝线打结或者用夹子夹闭组织。徒手打结费时费力,在腹腔镜手术中不能应用。夹子由金属或化学材料制成是一种异物,因此在复杂手术中,不能大量依赖夹子结扎组织。本打结器由线夹和夹钳组成。线夹包括夹子、梭子和线扣。将线夹安装在夹钳上,靠近组织,使之位于丝线之间,闭合夹钳手柄,使线夹闭合。继续闭合夹钳手柄,通过杠杆和槽轮组件相配合完成间歇运动,推动梭子往复运动穿过线扣。张开手柄,两个线结被依次拉紧完成打结。本发明可以明显提高打结效率,即快捷又不引入异物,可以在腔镜手术及复杂手术中广泛开展,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手术用打结器,用来结扎血管或组织。
二、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中涉及结扎组织或血管的方法是手工打结和器械打结。手工打结的过程是:用钳子带一根丝线环绕需要结扎的组织或血管,然后用双手绕线依次打两个单结。两个单结绞索形成一个方结。手工打结的缺点是费时费力且不能应用于腔镜手术。器械打结的过程是:先将夹子固定于夹钳上,将夹子含住所要夹闭的组织或血管,闭合夹钳的手柄通过杠杆使夹钳头闭合带动夹子将血管或组织夹闭。夹子由金属或化学材料制成,是一种异物,有一定重量并占据一定空间。在复杂手术中当需要大量结扎时,不能大量依赖夹子结扎血管或者组织,因为人体有限的空间不能容纳太多的异物。因此复杂手术的结扎均依赖人工,用丝线结扎。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手工打结费时费力且不能应用于腔镜手术的弊端;为了解决现有器械打结额外增加异物不能应用于复杂手术的弊端,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手术用打结器,以丝线作为打结材料只需闭合张开钳子手柄就可以完成整个打结过程,使打结方便、快捷又不增加异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用打结器,包括线夹和钳子两部分:线夹包括左右两个夹子、绕好线扣的丝线和梭子;丝线的一端固定在梭子上,梭子位于左侧夹子下部的槽里,绕好线扣的丝线放置于的右侧夹子表面,丝线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右侧夹子的上部中点。钳子由左钳、右钳、钳杆及手柄组成。左钳、右钳内有夹仓能容纳固定线夹;左钳、右钳内部有槽轮组件和传动结构;钳杆内有管芯、中轴和弹簧结构。张开钳子的手柄通过杠杆原理将左钳、右钳张开,含住所要结扎的组织,闭合手柄,左钳、右钳闭合,带动夹子对合。继续闭合手柄,通过杠杆、槽轮及传动结构,中轴拉动梭子完成间歇往复运动,穿过线扣,最终固定在左侧夹子上部的槽里。张开手柄带动左钳、右钳和夹子张开,丝线被拉紧,两个线结被依次拽紧完成打结过程。
本打结器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闭合张开钳子就可以打一个方结,可以代替手工打结,提高打结效率;并且不遗留异物,在复杂手术及腔镜手术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附图说明
1.图1方结的示意图(前视线框图):为了清楚的显示线的走形轨迹和交叉时的位置关系,将一根丝线的左半部分涂为黑色,右半部分为白色,组织(T)。
2.图2方结步骤1示意图(前视线框图):组织(T)。
3.图3方结步骤2示意图(前视线框图):组织(T)。
4.图4方结走线轨迹示意图(前视线框图):黑色线头从前向后、从后向前穿过白色部分,再向上,再从前向后、从后向前穿过白色部分完成方结;组织(T)。
5.图5方结的结扣示意图:S1、S2为线结的两个端点;将丝线的每一个拐点用英文字母A-L、N、O表示:组织(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昕;贺强;郎韧;李立新;樊华;李先亮,未经赵昕;贺强;郎韧;李立新;樊华;李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检测装置安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