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5664.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玉;曾晓健;王韬;喻国生;王艳丽;蒋斌林;毛端华;黄海龙;朱照阳;蒋若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复合材料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新技术革命中,材料、能源和信息被誉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飞行器用材料是飞行器满足各项战术、技术要求,实现作战目的及要求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新材料大量应用到先进导弹上,为先进飞行器的研制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低密度性正在日益被重视,并且应用范围逐渐由次承力件转向主承力件,因此,对于承载部位的连接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翼面与机身的连接。一般复合材料主要承载部位为了解决连接问题,通常在此部位设计金属框用来保证连接部位的加工精度和连接强度,这种结构形式结构重量相对较重,装配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解决主承力部位的连接及大载荷的传递,同时减轻结构重量,降低装配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并制造金属预埋件1,金属预埋件1由两个不同横截面的柱体同轴连接而成,其中横截面面积较小的柱体为小柱体,横截面面积较大的柱体为大柱体,在所述小柱体的一个底面上沿该小柱体的轴向设置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的内螺纹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的定位螺钉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小柱体的另一个底面与大柱体的一个底面相连接;
2)把步骤1)中加工完成的金属预埋件1放置在热塑性复合材料机身结构件2的预成型体中,将复合材料成型模具4中的定位螺钉3旋入金属预埋件的螺纹孔内,以对金属预埋件1进行定位;
3)通过对复合材料成型模具4进行加温加压,将金属预埋件1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机身结构件2固化为整体。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小柱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大柱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小柱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大柱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金属预埋件1结构形式,增加了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2的接触面积,同时降低大载荷对复合材料件的挤压强度,可用于油箱主要连接部位,保证油箱结构完全密封。
附图说明
图1金属预埋件结构示意图
图2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示意图
图3大、小柱体横截面示意图一
图4大、小柱体横截面示意图二
图5大、小柱体多边形示意图一
图6大、小柱体多边形示意图二
1-预埋金属件 2-热塑性复合材料机身结构件 3-定位螺钉 4-成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并制造金属预埋件1,金属预埋件1由两个不同横截面的柱体同轴连接而成,其中横截面面积较小的柱体为小柱体,横截面面积较大的柱体为大柱体,在所述小柱体的一个底面上沿该小柱体的轴向设置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的内螺纹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的定位螺钉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小柱体的另一个底面与大柱体的一个底面相连接;
2)把步骤1)中加工完成的金属预埋件1放置在热塑性复合材料机身结构件2的预成型体中,将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的定位螺钉旋入金属预埋件的螺纹孔内,以对金属预埋件进行定位;
3)通过对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进行加温加压,将金属预埋件1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机身结构件2固化为整体。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小柱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大柱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小柱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所述金属预埋件1的大柱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实施例一
小柱体可以设计成圆形,大柱体设计成五边形,如图3所示;小柱体也可以设计成五边形,大柱体设计成圆柱体,如图4所示。
实施例二
小柱体和大柱体同时设计成四边形如图5所示;小柱体和大柱体同时设计成七边形,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5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行无人机电池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充电器自动铆合打标检测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