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1483.3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9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文;郑国兴;卢俊宇;洪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显示装置 及其 承载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可折叠显示装置包含:承载结构,包含: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枢接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且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二部分,第二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之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中;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以及挠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间隙。可避免挠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呈悬空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可弯折的显示面板(例如电泳显示面板)的问世,让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已出现在目前的电子产品市场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具有可折叠的壳体,而挠性显示面板设置于可折叠的壳体上,使用者可通过开合壳体来展开或折叠显示面板。一般而言,壳体可具有两个以铰链(Hinge)相连接的部分,挠性显示面板设置于壳体这两个部分各自的支撑平台上,随壳体开合呈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然而,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时可能会造成挠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产生形变,因此当可折叠的显示装置从折叠状态转换到展开状态时,若两支撑平台的间的挠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下方若为悬空状态或无足够的支撑力支撑,显示面板将无法被撑平。如此一来,当使用者观看或操作展开状态的挠性显示面板时,会对使用者产生不佳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的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避免覆盖间隙的挠性显示面板弯折区呈悬空状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含承载结构与挠性显示面板。承载结构包含壳体、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支撑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壳体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枢接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壳体的第三部分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一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一部分。第二支撑平台位于壳体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第二部分。第二支撑平台的该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的该部分的间具有间隙。支撑件位于容置空间中。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壳体的第三部分,且第一弹性件的轴向垂直壳体的第三部分。挠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上且覆盖间隙。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撑件包含本体部与凸出部。本体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凸出部位于本体部背对第一弹性件的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的宽度与容置空间的宽度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位置对应于间隙的位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的宽度与间隙的宽度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本体部抵靠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凸出部耦合于间隙且抵靠挠性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支撑平台远离支撑件的边缘。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或橡胶柱。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挠性显示面板为电泳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1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宣传力度强的节能环保电子广告牌
- 下一篇:柔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