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0146.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举;孙益民;芮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E04B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预埋件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强度也越发激烈。因此每个企业都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这样才在市场上占有竞争力。
预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主要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圆管预埋件在填埋时,都是需要将圆管预埋件焊接在定位平台上,但是圆管预埋件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定位的,造成圆管预埋件的精度较差。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能代替人工的圆管预埋件焊接用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包括纵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的上端安装有球头支架,所述球头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的左、右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横向支架横向滑动的一号定位架,所述一号定位架的下端均安装有垫块。使用时,垫块可以增加一号定位架的高度,保证一号定位架的水平位置。
所述纵向支架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纵向支架滑纵向动的二号定位架。使用时,一号定位架与二号定位架可以分别对圆管的横向位置与纵向位置进行定位。
所述一号定位架与二号定位架上均安装有定位片。使用时,定位片可以对圆管的外壁进行定位。
所述纵向支架上安装有沿纵向设置的一号水平仪。使用时,一号水平仪可以对圆管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侧量。
所述横向支架上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二号水平仪。使用时,二号水平仪可以对圆管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侧量。
所述定位片采用弹性材质。使用时,弹性材质可以让定位片更好的贴合圆管,保证了定位片的定位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通过横向支架与纵向支架的配合,实现对圆管预埋件的端面贴合,并利用一号水平仪与二号水平仪,分别对圆管预埋件的水平角度进行测量,确保了圆管预埋件的竖向位置,保证了圆管预埋件的埋设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圆管预埋件用测量装置,包括纵向支架1,所述纵向支架1的上端安装有球头支架2,所述球头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横向支架3,所述横向支架3的左、右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横向支架3横向滑动的一号定位架4,所述一号定位架4的下端均安装有垫块5。使用时,垫块5可以增加一号定位架4的高度,保证一号定位架4的水平位置。
所述纵向支架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可沿纵向支架1滑纵向动的二号定位架6。使用时,一号定位架4与二号定位架6可以分别对圆管的横向位置与纵向位置进行定位。
所述一号定位架4与二号定位架6上均安装有定位片7。使用时,定位片7可以对圆管的外壁进行定位。
所述纵向支架1上安装有沿纵向设置的一号水平仪8。使用时,一号水平仪8可以对圆管的纵向位置进行定位侧量。
所述横向支架3上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二号水平仪9。使用时,二号水平仪9可以对圆管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侧量。
所述定位片7采用弹性材质。使用时,弹性材质可以让定位片7更好的贴合圆管,保证了定位片7的定位效果。
使用时,先将横向支架3放置在圆管的上端,接着通过螺栓调节一号定位架4到合适的位置,使一号定位架4上的定位片7贴合到圆管的外壁上,然后通过螺栓将二号定位架6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垫块5贴合到圆管的上端,在将二号定位架6上的定位片7贴合到圆管的外壁上,最终利用一号水平仪8与二号水平仪9读取测量结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0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