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42742.6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6718389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何振贤 申请(专利权)人: 何振贤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G1/00
代理公司: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代理人: 杨妙琴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丘陵 旱地 甘薯 线虫病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甘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甘薯生产过程中,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茎线虫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国内检疫对象之一。危害性强,传播速度快。不但影响甘薯的品质,而且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一般减产40~60%,严重者造成绝收。给甘薯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全国70%以上的甘薯均在丘陵旱地种植。长期以来均采用药剂浸薯苗和农药土壤处理的办法进行防治,随着农业部对40%甲基异硫磷和5%涕灭威等高毒农药的禁用,甘薯茎线虫病的控制处于空白区。找到一条有效地防治办法已成为甘薯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用于在试验条件为: ⑴试验地土质中壤,有机质16.4g/Kg,碱解氮47m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钾102mg/Kg;⑵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推农家品种“北京553”;⑶目标产量为30000kg/hm2生产水平条件下,除有机肥35000kg/hm2作基肥外,按照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按750 kg/ hm2的用量全部作底肥,在甘薯移植时用5%阿维菌素乳油1500~2500倍液浇水土壤杀菌;

所述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植流程改变为“刨坑-施药水-放薯苗-封土”,

第一步、整地施肥:将全部有机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垄;

第二步、选用北京553脱毒品种,从苗床采苗后,将秧苗根部剪去3-5厘米,用50%辛硫磷150-200倍液浸苗30分钟;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浇药水:每穴浇5%阿维菌素乳油1500~25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封土。

田间管理和收获按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比原来惯用的栽植仅是在流程上做些调整,无需增加劳力和投入,推广中农民很易接受;

2)本发明可以节省防治成本,改变以往5%涕灭威土壤处理施药量大、残留量重的缺点,仅此一项可节省投入成本3500元/hm2以上。

3)本发明效果显著,由于用药量集中,且先杀菌后放苗,防治效果提高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用于在试验条件为:⑴试验地土质中壤,有机质16.4g/Kg,碱解氮47m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钾102mg/Kg;⑵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推农家品种“北京553”;⑶目标产量为30000kg/hm2生产水平条件下,除有机肥35000kg/hm2作基肥外,按照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按750 kg/ hm2的用量全部作底肥。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在上述试验条件下,栽植流程为“刨坑-施药水-放薯苗-封土”,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整地施肥:将全部有机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垄;

第二步、选用北京553脱毒品种。从苗床采苗后,将秧苗根部剪去3-5厘米,用50%辛硫磷150倍液浸苗30分钟。

第三步、刨坑:密度45000穴/hm2,株距33cm,行距70cm;

第四步、浇药水:每穴浇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0.50千克;

第五步、封土。

田间管理和收获按常规技术进行,防治效果为85%。

实施例2

一种用于丘陵旱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在上述试验条件下,栽植流程为“刨坑-施药水-放薯苗-封土”,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整地施肥:将全部有机肥和化肥一同做底肥施入,深耕25cm,耙平、起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贤,未经何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