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1357.X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7;B29C45/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针 出气口 下进气口 气缸 上进气口 中心孔 高压气体辅助 气体辅助成型 活塞 高压气体 控制气缸 流体通道 模具型腔 注塑工艺 成型 进气口 注塑 模具固定 气缸带动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预热 保压 合模 开模 连通 模具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用于安装有气体辅助成型装置的模具,气体辅助成型装置包括气缸以及由气缸带动的阀针,阀针插入一连通模具型腔的中心孔内,阀针和中心孔之间设置流体通道,中心孔具有出气口,气缸包括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上进气口关闭,下进气口打开,气缸通过活塞带动阀针向上运动以打开出气口,下进气口与流体通道连通;上进气口打开,下进气口关闭,气缸通过活塞带动阀针向下运动以关闭出气口,上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固定与预热;2)合模,注塑;3)向下进气口注入高压气体以控制气缸带动阀针打开出气口,高压气体进入模具型腔,进行气体保压和冷却,然后控制气缸带动阀针关闭出气口;4)开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在注塑过程里,制品因为冷却而收缩,注塑机采用螺杆继续缓慢地向前移动,使料管中的熔体继续注入型腔,以补充制品收缩的需要,使产品在保压压力、以及模具冷却同时的作用下,保证产品外观以及尺寸要求。
现有注塑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模具需比产品尺寸大,这也会导致配套的注塑机吨位较大,这样模具材料、运输、水、电、注塑机等成本相应较高;如能想办法减小模具尺寸,相应的一些成本也能减少;按照传统注塑工艺,减小模具尺寸将出现的问题点如下:模具尺寸减小,固定螺丝将相应会减少;模具强度将会减弱;注塑保压过程中,易导致模板变形,注塑产品出现毛边、不饱满等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注塑产品质量、减小模具成本的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用于安装有气体辅助成型装置的模具,所述气体辅助成型装置包括气缸以及由气缸带动的阀针,所述阀针插入一连通模具型腔的中心孔内,所述阀针和中心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流体通道,所述中心孔具有与模具型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气缸包括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当所述上进气口关闭,下进气口打开,所述气缸通过活塞带动阀针向上运动以打开所述出气口,并且所述下进气口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当所述上进气口打开,下进气口关闭,所述气缸通过活塞带动阀针向下运动以关闭所述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开始注塑前,将模具固定于注塑机,在合模前对模具进行预热;
2)合模,塑料原料从注塑机的料斗进入料筒,经过加热熔融并采用预设的注塑压力注入模具型腔;
3)向所述下进气口注入高压气体以控制所述气缸带动阀针打开所述出气口,高压气体从所述出气口进入模具型腔,进行气体保压和冷却然后控制所述气缸带动阀针关闭所述出气口;
4)开模,并将塑胶产品顶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采用额定注塑保压压力的50%以下的注塑保压压力进行注塑保压。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3)中,注入的高压气体为40~90bar的高压气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3)中,使高压气体从模具的定模侧注入模具型腔,使塑胶产品外表面与模具的模仁高光面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控制所述气缸带动阀针关闭所述出气口的方式为向所述上进气口注入高压气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的模板上设置连通所述上进气口的上气路, 向所述上进气口注入高压气体的方式为向所述上气路注入高压气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的模板上设置连通所述下进气口的下气路,向所述下进气口注入高压气体的方式为向所述下气路注入高压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1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压缩空气注入式保压注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