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9701.1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龙锦;袁小云;杨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溯源 水槽 打磨 系统 使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包括水槽磨底工作区、水槽磨侧工作区、水槽磨面工作区、成品上下料工站、搬运AGV和AGV轨道;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相邻于所述水槽磨底工作区布置,所述水槽磨面工作区设置于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的一侧;所述成品上下料工站设置于所述磨面工站的一端,所述搬运AGV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AGV轨道上;还设置有检修轨道和AGV检修工站;本发明的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实现了高自动化上下料、柔性生产、智能物流和全系统整合监控,产线的产品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到产生质量的设备,从而达到一个更加高自动化、经济适用的设备及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体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槽打磨设备大多是人工打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渐渐地出现了水槽专用的打磨设备,该设备采用人工对其上下料进行打磨工作;无论是人工水槽打磨还是专用设备水槽打磨,这些打磨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体力负荷大和所产生的粉尘对人体伤害大,而且受到的机械伤害情况高发、工序间物流转运时占用空间大和物流浪费时间较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和柔性生产的要求;当使用多种设备组成产线的全自动设备及系统时,对于质量问题不能溯源,需逐个排除以寻找问题根源,进而影响设备的智能化。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安全柔性生产又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是打磨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溯源的水槽打磨系统,括水槽磨底工作区、水槽磨侧工作区、水槽磨面工作区、成品上下料工站、搬运AGV和AGV轨道;
所述水槽磨底工作区包括上料台、半成品上下料工站、磨底专机、机器人装置和机器人第七轴,所述机器人第七轴设置于所述上料台和半成品上下料工站之间;所述磨底专机设置有多台,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器人第七轴的两侧,所述机器人装置用于将水槽从所述上料台送到所述磨底专机,并将所述磨底专机打磨完毕的水槽送到所述半成品上下料工站;
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相邻于所述水槽磨底工作区布置,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包括磨侧上下料工站和磨侧工站,所述磨侧上下料工站设置于所述磨侧工站的一侧;
所述水槽磨面工作区设置于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的一侧,所述水槽磨面工作区包括磨面上下料工站和磨面工站,所述磨面上下料工站设置于所述磨面工站的一侧;
所述成品上下料工站设置于所述磨面工站的一端,所述AGV轨道包裹连接于所述水槽磨侧工作区、水槽磨面工作区、半成品上下料工站和成品上下料工站上,所述搬运AGV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AGV轨道上;
还设置有检修轨道和AGV检修工站,所述检修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成品上下料工站的一端和半成品上下料工站的一端,所述AGV检修工站设置于所述检修轨道上。
更进一步地,述机器人装置包括搬运机器人和机器人夹具,所述搬运机器人安装于所述机器人第七轴的上方,所述机器人夹具安装于所述搬运机器人上。
更进一步地,还设置有半成品检测工站,所述半成品检测工站包括检测物流线、次品输送线和修复工作台,所述检测物流线设置于所述半成品上下料工站的一侧,所述次品输送线设置于所述检测物流线的一侧,所述修复工作台设置于所述次品输送线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AGV轨道的出发端连接于所述半成品上下料工站的一端,其分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磨侧上下料工站和磨面上下料工站的一端,所述磨侧上下料工站的另一端与所述磨面上下料工站的另一端相连,其集流端连接于所述成品上下料工站的一端,其回程端连接于所述半成品上下料工站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9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