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3000.7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牛勇;姜猛;斯伟峰;陈岩;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奇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H02S20/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光伏浮筏式 漂浮 系统 | ||
1.一种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复数个的浮体(1)、浮体连接杆(2)、平台横梁(3)、支撑件(4)、太阳能组件(5)和压块(6),各浮体(1)之间通过浮体连接杆(2)和平台横梁(3)相互连接固定,各支撑件(4)分别间隔安装在所述的平台横梁(3)上并位于相邻两浮体(1)之间,各太阳能组件(5)分别通过压块(6)间隔安装在所述的支撑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且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对固定耳(11),各浮体(1)通过其上的固定耳(11)分别连接固定在相邻的两浮体连接杆(2)之间,所述的浮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且沿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一对沟槽(12),在所述的沟槽(12)内嵌设有所述的平台横梁(3),所述的平台横梁(3)与所述的浮体连接杆(2)在相互交叉的连接处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连接杆(2)的截面形状呈U形,在使用状态下其U形的开口朝向下设置,并且在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21);所述的平台横梁(3)的截面形状同样呈U形,在使用状态下其U形的开口朝向上设置,并且在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31),所述的平台横梁(3)通过连接孔(31)与所述的浮体连接杆(2)上对应的安装孔(31)之间由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的浮体(1)通过固定耳(11)上预设的螺孔与所述的浮体连接杆(2)上对应的安装孔(31) 之间由紧固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4)具有一前固定端(42)和一后固定端(43),所述的前固定端(42)的高度低于后固定端(43)的高度,在前固定端(42)与后固定端(43)之间连接有一倾斜的用于支承所述太阳能组件(5)的支撑面(44),所述的前固定端(42)和后固定端(43)在与平台横梁(3)连接的端部还形成有槽口(41),所述的槽口(41)滑动地卡设在平台横梁(3)上并通过螺栓将支撑件(4)的前固定端(42)、后固定端(43)分别与平台横梁(3)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6)包括上压块(61)和下压快(62),所述的上压块(61)、下压快(62)在彼此面对面的一侧侧面上分别嵌设有橡胶垫(63),各压块(6)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件(4)上,各太阳能组件(5)分别放置在相邻两支撑件(4)的支撑面(44)上,且太阳能组件(5)沿长度方向的上下两侧分别由压块(6)中间的橡胶垫(63)所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的支撑面(44)的倾斜角度为10°~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侧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侧面向上凹陷有多个加强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槽(13)的形状呈十字形或一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奇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奇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30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