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物粉碎方法及其破壁料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2164.8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优乐家智能家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6 | 分类号: | A47J43/046;A47J43/07;A47J43/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宁尚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物 粉碎 方法 及其 料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物粉碎方法及其破壁料理机,食物粉碎方法包括①放料,将待粉碎食物放入粉碎容器中;②预切料,高速旋转的多块螺旋切料叶片对食物进行初步剪切成小块状的固液混合食物原料;③吸合粉碎料,同轴旋转的内、外刀片产生相反方向的旋流搅动食物原料,食物原料从螺旋切料叶片之间的空隙被吸进内、外刀中,旋转的内、外刀刃相互对吸进的食物原料撕切粉碎成颗粒状;④磨料,颗粒状食物进入磨盘与外刀之间,磨料凸起进一步对颗粒状食物研磨细化粉碎;⑤取料,相对于传统的粉碎加工,经过预切料、吸合粉碎料、磨料将食物细胞壁完全打破,将食材细胞内的维生素、矿物质、植化素、蛋白质、水分等充分释出,获得营养价值高的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加工粉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物粉碎方法及其破壁料理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大豆、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言,为了能够充分粉碎这些食物而获得高营养的饮料,现今都采用破壁料理机进行加工,破壁料理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的高转速带动刀片转速达到20000转/分以上,高速旋转的刀片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有效地萃取植物生化素,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破壁料理机其结构包括杯体和底座,电机安装在底座内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伸入杯体内部连接单个刀片,刀片粉碎食物,这种结构的破壁料理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缺点:一是高速旋转的单个刀片粉碎食物时,会在杯体内部形成螺旋状的熔融固液混合物,未被粉碎的食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远离刀片而不能直接与刀片接触,以致食物不能完全粉碎,植物生化素不能完全释放,所做出的饮料营养价值降低;二是由于对刀片的转速要求为必须达到20000转/分以上,所以对电机的性能要求较为严格,成本较高,电机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对其使用寿命、结构稳定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食物粉碎方法效果不佳、食物未彻底粉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物粉碎方法及其破壁料理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物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放料,将待粉碎食物放入粉碎容器中;
②吸合粉碎料,启动电机,同轴旋转的内、外刀片产生相反方向的旋流搅动食物原料,食物原料从螺旋切料叶片之间的空隙被吸进内、外刀中,旋转的内、外刀刃相互对吸进的食物原料撕切粉碎成颗粒状;
③取料,把食物饮料从粉碎容器中倒出。
优选的,在步骤①和步骤②之间还有预切料步骤,高速旋转的多块螺旋切料叶片对食物进行初步剪切成小块状的固液混合食物原料;
优选的,在步骤②和步骤③之间还有磨料步骤,颗粒状食物进入磨盘与外刀之间,磨盘与外刀产生相对转动,磨料凸起进一步对颗粒状食物研磨细化粉碎成所需营养饮料;
优选的,预切料、吸合粉碎料、磨料可同时进行。
一种用于实现上述食物粉碎方法的破壁料理机,包括电机安装座、电机、粉碎容器、内刀、外刀和下磨盘,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座内部,电机输出轴伸入粉碎容器内连接内刀、外刀,电机为双轴双转速电机,电机驱动内刀、外刀相对转动,内刀盖合在外刀上方,外刀下方安装下磨盘,下磨盘安装在粉碎容器底部,内刀设有螺旋切料叶片和内刀片,相邻螺旋切料叶片之间镂空,螺旋切料叶片位于内刀片上方,外刀设有圆周排列的外刀片,内刀片嵌合外刀片,下磨盘表面设有研磨食物颗粒的磨料凸起。
优选的,电机安装座位于粉碎容器下方,电机输出轴为同轴心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中部为空心结构,第一转轴穿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内刀,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外刀,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转向相反。
优选的,电机安装座位于粉碎容器上方,电机输出轴为同轴心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中部为空心结构,第一转轴穿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外刀,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内刀,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转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优乐家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优乐家智能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2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2B连接器无损下针测试装置
- 下一篇:料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