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红外测温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698.7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唐雯聃;赵俊学;刘国军;李小明;马占彪;李刚;史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6 | 分类号: | G01J5/06;G01K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测温设备 修正 计算公式 测试模型 函数变量 测量条件 复杂条件 公式计算 数据接近 温度误差 研究对象 因素变化 系数和 乘数 测温 钢锭 拟合 预设 测量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红外测温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以多种红外测温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测得的数据进行人工修正;修正后的数据接近目标的真实温度。本发明通过预设测试模型和计算公式,测试模型与公式对应的函数变量;然后通过软件针对测得的数值进行拟合,确定计算公式的系数和乘数,从而形成完整的计算公式;之后在同种测量条件下,无论这些函数变量的如何变化,均可通过同种公式计算出目标的准确温度。本发明适用于复杂条件下,各种精度和适用温度范围的红外测温设备对目标温度的修正;本方法对钢锭温度的测量有明显优势。该方法可以克服红外测温设备在温度、距离、角度等因素变化时的温度误差,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地测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红外测温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可在合理设置红外测温设备参数的前提下,预先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实现对测试结果的修正。
背景技术
温度测量在冶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金属冶炼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钢渣界面反应也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具备合适的动力学条件;在金属热处理的过程中,组织相变也需要特定的温度。因此,在这些过程中测量准确的温度值是成败的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存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测温方法。接触式测温主要是采用各类热电偶,通过实体接触取得目标的温度。这种测温方式直接而精准,在冶金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在需要密集测温的情况下测温速度较慢;第二,每次测温如果需要人工操作的话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炉外精炼测温需要停止给电起弧;第三,对于高温固体,采用热电偶测试时需要将其焊接在固体表面,否则测温不准;第四,高温测温通常采用一次性热电偶,每次测温需要产生一定的消耗,较大密度测量时这种消耗更高;更换新的热电偶也会消耗工时。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可对一些温度很高的区域、流动的钢水等目标进行远距离测量;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目前在冶金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应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测量目标自身的辐射能量,根据对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长、能量强度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目标的表面温度。电磁波其辐射强度波长、温度有关,如式1。
式中:Mλ为单位面积黑体的辐射功率;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C1为第一辐射常数;C2为第二辐射常数。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按不同的原理可分为:全辐射式测温仪、部分辐射式测温仪、双色测温仪。1)全辐射测温仪又称辐射感温仪,利用辐射总量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接收元件一般是热探测器,如电热堆。这种方式机构简单,但灵敏度低,受发射率影响大。由于不同物体的总发射率不同,即使是同温度的物体必须引入不同的修正。但因为实际目标的发射率常常难以确定,加上烟尘、热空气波动等环境因素影响,修正难度较大。2)部分辐射式测温仪又称亮度式测温仪,是选取某一波段的辐射功率大小来判断目标的温度,又称单色测温仪。其接收元件一般是光电探测器,如硅光电池;接收的波段是选择的,其特点是灵敏度高,但由于是根据接收辐射能量的大小来判别目标的温度,仍然受单色发射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测温距离、目标大小有严格要求,通常工作在短波区,适合测量高温。3)双色测温仪又称比色测温,可以减少发射率和烟尘、水汽、距离变化及物体局部被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它不是根据直接接收到的物体热辐射能量的大小来判别温度,而是分别接收物体红外辐射中两个相邻波段的能量,并求其比,再根据这个比值的大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只要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相邻波段辐射能量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如果物体温度发生变化,则比值相应发生变化。因此采用红外双色测温,一般可不进行发射率修正。但测温时应当选择合适的工作波长,若波长选择不合适,测量误差会变大;而且两个波段的测量是分开的,信号处理速度不快,相应时间长,对运动和温度变化快的高温物体误差很大。且因设备测温及内部构造的缘故,设备体积会很大,携带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