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7295.7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云;张立;董锋格;孙逊之;薛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阅读灯 接近感应器 手势控制 室内 汽车 检测电容 接近感应 汽车智能 人体接近 微控制器 信号变化 用户操作 用户体验 上铜片 电容 车灯 点亮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及其控制方法。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包括微控制器、左接近感应器S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上接近感应器S4、LED驱动器、左阅读灯和右阅读灯。本发明采用基于电容的接近感应技术,通过检测电容信号变化判断是否有人体接近,而且感应仅需敷上铜片即可,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用户仅需挥一挥手即可点亮汽车室内阅读灯,用户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体验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及其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汽车室内灯光照明控制应用。
背景技术
触控、语音、手势控制将主导汽车内饰的未来,室内阅读灯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顺应这一趋势。目前汽车室内灯的主要触发方式仍然机械按键,而接近感应技术的成熟使得将其应用于手势控制汽车室内阅读灯成为一种可能。
基于红外的接近感应控制技术容易因物体的遮挡而发生误触发,用户体验差,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及其控制方法,用户仅需挥一挥手即可点亮汽车室内阅读灯,用户操作简单,应用前景广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包括微控制器、左接近感应器S 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上接近感应器S4、LED驱动器、左阅读灯和右阅读灯,左接近感应器S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和上接近感应器S4均与微控制器相连接,微控制器用于检测左接近感应器S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和上接近感应器S4的电容值,当左接近感应器S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和上接近感应器S4的电容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微控制器通过LED驱动器控制左阅读灯或右阅读灯的通断和亮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左接近感应器S1、右接近感应器S2、下接近感应器S3和上接近感应器S4均为铜片,铜片初始的电容值为C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微控制器通过电源稳压芯片连接在供电电源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一种手势控制的汽车室内阅读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左接近感应器S1、上接近感应器S4、右接近感应器S2和下接近感应器S3依次按顺时针排列;
(2)当左接近感应器S1和右接近感应器S2先后被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手势动作从左到右划过,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点亮,右阅读灯熄灭;
(3)当右接近感应器S2和左接近感应器S1先后被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手势动作从右到左划过,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熄灭,右阅读灯点亮;
(4)当下接近感应器S3和上接近感应器S4先后被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手势动作从前往后划过,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点亮,右阅读灯点亮;
(5)当上接近感应器S4和下接近感应器S3先后被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手势动作从后往前划过,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熄灭,右阅读灯熄灭;
(6)当左接近感应器S1、上接近感应器S4、右接近感应器S2和下接近感应器S3依次被顺时针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顺时针划动手势,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和右阅读灯的亮度降低;
(7)当左接近感应器S1、上接近感应器S4、右接近感应器S2和下接近感应器S3依次被逆时针触发时,微控制器判断为逆时针划动手势,执行结果为:左阅读灯和右阅读灯的亮度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7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