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衣橱及其存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1111.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兰;李翠锦;何林峰;任兆祺;白金文;黄秋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61/00 | 分类号: | A47B61/00;A47B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40005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衣橱 及其 存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衣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因为不想走路,发明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同样的,现代生活质量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衣服着装问题,面对老式衣柜挑选心仪的衣服,却要浪费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衣橱是每个家庭都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有人居住就有衣橱。现在社会主流的衣橱,就是起一个存储衣服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收纳箱,我们都是手动的存取存衣服。对衣服也没有保护功能。
从上特征,可以明显看出,目前主流衣橱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手动存衣,不方便。取衣服的时候,如果存衣服比较杂乱,再找自己想要衣服的时候很浪费时间,而且常常会弄乱存放好的衣服,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衣橱,旨在解决现有衣橱衣物存取不方便,想要找到想要的衣服费事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衣橱,包括:
衣橱本体;
安装于所述衣橱本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
用于挂载衣物的回旋机构,所述回旋机构安装于所述衣柜本体内;
用于感应衣物挂载位置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回旋机构上;
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外侧的显示屏;
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外侧的输入设备;
以及安装于所述衣橱本体上的主控制器;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旋机构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八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九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器,包括衣物存取控制模块;所述衣物存取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A01、采集衣物的图像信息,采集衣物挂载位置,并记录所述衣物的图像信息和挂载位置;
A02、展示所述衣物的图像信息,采集用户衣物选择数据,控制所述回旋机构将所需衣物取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只需在挂衣前为衣物拍照,衣橱内置的感应器及智能装置,便会自动记忆衣物所挂位置并进行分类。挑选衣服时,用户在手机或衣橱上的显示屏上按键挑选衣服,回旋机构便会将衣服送上。衣物贮存和提取方便,提高用户生活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衣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内的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温度进行检测,以便显示与控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衣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内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衣橱内,所述加热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输出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加热模块,以便对衣橱进行升温,保证衣橱温度达到适宜温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衣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内的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六输入端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湿度进行检测,以便显示与控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衣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衣橱本体内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七输出端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被配置为:采集衣橱温度或者湿度数据,若所述衣橱温度或者湿度数据不符合预设衣服存储的最佳温度区间,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警示声音。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必要的报警模块,提醒用户处理,避免衣物受环境影响而发潮发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按键、触摸屏或手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衣橱上的按键、触摸屏或者手机进行衣物存取,采用多种方式,根据用户个人习惯进行自由选择,提高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衣橱本体内还设置有杀菌除尘模块。
层压箱底的衣服往往会发霉、滋生细菌。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衣橱本体内设置有杀菌除尘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衣物上设置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所述智能衣橱还配备有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十输入端;所述衣物存取模块被配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学院,未经重庆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