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9094.2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玄文博;王富祥;戴联双;杨辉;雷铮强;陈健;郑洪龙;周利剑;张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纹 缺陷 区域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涡流检测的方式获取管道的待检测区域对应的检测线圈的阻抗数据,待检测区域的裂纹位于管道的内表面,且待检测区域的裂纹为环向裂纹;判断阻抗数据是否具有预设缺陷特征;在阻抗数据具有预设缺陷特征时,将待检测区域确定为裂纹缺陷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确定出的裂纹缺陷区域较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确定出的裂纹缺陷区域的准确性,用于裂纹缺陷区域的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技术领域,通常使用管道运输石油或天然气等物质,但是,管道在建设和服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检测,以确定管道上裂纹缺陷区域的位置,进而进行修补。
由于技术原理和缺陷敏感性的制约,漏磁、超声和电磁超声等内检测技术对于探测管道环向裂纹缺陷均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关技术中,在对管道进行检测时,可以将载有交变电流的检测线圈接近管道,此时,检测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管道中感应出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又叠加于原磁场。管道中材料的电磁特性变化,如裂纹的存在会改变叠加在线圈上的磁场,进而导致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根据检测线圈的阻抗的变化,确定管道是否存在裂纹缺陷。
目前工程上普遍采用电磁涡流外部检测方法来探测钢管裂纹缺陷,因电磁涡流导入的渗透深度有限,使得采用电磁涡流外部检测方法只能探测到表面或近表面裂纹,因此,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的确定出管道内表面的裂纹缺陷区域而管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大部分失效是由于内表面萌生和发展的裂纹导致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确定出的裂纹缺陷区域较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裂纹缺陷区域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涡流检测的方式获取管道的待检测区域对应的检测线圈的阻抗数据,所述待检测区域的裂纹位于所述管道的内表面,且所述待检测区域的裂纹为环向裂纹;
判断所述阻抗数据是否具有预设缺陷特征;
在所述阻抗数据具有所述预设缺陷特征时,将所述待检测区域确定为裂纹缺陷区域;
判断所述阻抗数据是否具有预设缺陷特征,包括:根据所述阻抗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区域对应的阻抗曲线图,所述阻抗曲线图用于反映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电磁特性变化情况;判断所述阻抗曲线图是否具有所述预设缺陷特征;在所述阻抗曲线图具有所述预设缺陷特征时,确定所述阻抗数据具有所述预设缺陷特征。
可选的,所述裂纹缺陷区域包括:管体裂纹缺陷区域,将所述待检测区域确定为裂纹缺陷区域,包括:
在所述阻抗曲线图包括:第一端点、第二端点和第三端点,以及将三个端点依次连接的两条特征线时,将所述待检测区域确定为管体裂纹缺陷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端点为所述阻抗曲线图的起始点,所述第三端点为所述阻抗曲线图的终止点,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三端点均位于所述第二端点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的距离,与所述管体裂纹缺陷区域的裂纹深度正相关。
可选的,所述裂纹缺陷区域包括:焊缝裂纹缺陷区域,将所述待检测区域确定为裂纹缺陷区域,包括:
在所述阻抗曲线图包括:第四端点、第五端点、第六端点、第七端点、第八端点、第九端点和第十端点,以及将七个端点依次连接的六条特征线时,将所述待检测区域确定为焊缝裂纹缺陷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9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