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制冷压缩机负载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6173.8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华强;顾江萍;沈希;黄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制冷 压缩机 负载 启动 运行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变频制冷压缩机负载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它由被测件、代用制冷子系统和测控子系统组成,被测件包括被测制冷压缩机、匹配的被测变频驱动器,代用制冷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工位制冷运行部分、加制冷剂部分及抽真空部分,测控子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本发明通过采用代用制冷子系统和测控子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测件进行测试,启动阶段测试被测变频驱动器控制压缩机在规定工况下能否正常启动,运行阶段测试压缩机在规定工况下的各项运行数据及匹配被测变频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对变频制冷压缩机设计和生产带来重大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频制冷压缩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频制冷压缩机负载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日趋紧张,国家对能源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节能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变频制冷压缩机可以根据负载情况进行电机转速调节,有效避免压缩机出现频繁开停现象,在低速、低压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运作性能,能源效率高,并且变频制冷压缩机运转速度均衡,大幅降低了压缩机运转时的噪音。近几年,国内变频制冷压缩机市场占有率出现爆发式增长,将逐步替代定速制冷压缩机。
目前,制冷压缩机制造企业检测直流变频压缩机主要采用量热仪等设备进行测试,测试压缩机在规定工况下的输入功率、制冷量、能效比(COP)等指标。随着客户对变频制冷压缩机运行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压缩机生产企业对变频制冷压缩机研究的深入,生产企业需要准确检测变频制冷压缩机及所配驱动器在给定工况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因此,如果有专门的设备可以检测变频制冷压缩机及所配驱动器在特定工况下启动及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将对变频制冷压缩机设计和生产带来重大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开始研制全自动变频制冷压缩机及所配驱动器在给定工况下的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制冷压缩机负载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为全自动系统,它可以测试变频制冷压缩机及所配驱动器在给定工况条件下启动阶段与运行阶段的各项运行数据及工作状态。
所述的变频制冷压缩机负载启动与运行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采用多工位结构,由被测件、代用制冷子系统和测控子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被测件包括被测压缩机、与被测压缩机匹配的被测变频驱动器,被测变频驱动器放置于驱动器测试室内的对应工位处,被测变频驱动器的脉冲频率由工位脉冲发生器给定,被测变频驱动器的启动信号由测控子系统控制,系统风机和被测压缩机放置于压缩机测试室内的对应工位处,被测变频驱动器控制被测压缩机启动与运行,代用制冷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工位制冷运行部分、加制冷剂部分及抽真空部分,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真空度测量仪及工位排气超压报警;测控子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硬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数字I/O控制模块、模拟采集模块、模拟输出模块及仪表通讯模块,控制中心模块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应用软件的载体,输入输出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信息输入和信息呈现,数字I/O控制模块是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控制指令传输到各执行机构,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模拟采集模块将测试系统中采集的压力、温度、电流、真空度等模拟信号通过A/D芯片转换为数字量传输到工业控制计算机中,模拟输出模块是将工业控制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控制信号通过D/A芯片转换为模拟量信号传输到各工位,实现被测压缩机吸气与排气两端压力的控制,仪表通讯模块负责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各工位的工位电参数测量仪、工位脉冲发生器的通讯,工业控制计算机将设定的脉冲频率值传输到工位脉冲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6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