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4189.5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康丹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形 螺旋线 模型 人体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曲率和挠率受调控的参数方程螺旋线;
步骤2,针对待建模的物体,按照待建模物体的大小确定坐标轴,建立骨骼函数;
步骤3,采用轮廓拟合方法建立可变形螺旋线模型,即建立人体四肢部分的模型;
步骤4,采用三维绘图工具导出头部、手部和脚部模型的点云数据,建模并与四肢模型拼装组合人体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建立曲率和挠率受调控的螺旋线,具体如下:
从坐标原点起始,x轴方向与主轴相重合的螺旋线r的方程表示为:
其中f(x)和g(x)为模型轮廓的边界函数;t为参数方程变量,t的取值范围决定螺旋线的起始位置,m为决定生长速度的参数,令f(x)=g(x),该方程即是曲率和挠率受f(x)调控的一条三维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骨骼函数的建立:令y和Y分别表示变形前后的边界,B(x)为骨骼函数,则有Y=y+B(x),B(x)表达x轴方向上模型的弯曲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采用轮廓拟合方法建立可变形螺旋线模型,其中轮廓拟合方法采用样条线拟合、傅立叶级数拟合、高斯拟合或多项式拟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建立人体四肢部分的模型的过程中,包括将三维螺旋线蒙皮成三维曲面的过程,采用方法如下:在螺旋线的每一个周期即一圈上等距选取n个点,再将点数据连接成曲面,取点过程将螺线看作纬线,通过添加经线与纬线相交从而获得点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变形螺旋线模型的人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拟合方法采用高斯拟合,模型轮廓的边界函数f(x)如下:
f(x)=aexp(-(bx-c)2)
其中,a为控制y轴和z轴方向轮廓尺度的参数,b、c为控制模型轮廓形变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41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剖面自然网格的剖分方法
- 下一篇:面向高效渲染的二维三角网格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