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台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845.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树杰;张巧寿;张奎华;秦亚明;张红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台 冷却通道 进油孔 静圈 冷却装置 连通 冷却组件 出油口 回油孔 进油口 腔室 设备占用空间 底板 发热组件 冷却技术 冷却油路 涉及设备 上端 上盖板 功耗 下端 油冷 冷却 噪音 | ||
1.一种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台本体以及冷却组件,所述振动台本体包括外环磁体、中心磁极、上盖板、底板、上静圈、下静圈以及动圈感应环,其中,所述外环磁体为内部带有环形凸檐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中心磁极由所述底板支撑固定在所述外环磁体的中心,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外环磁体的上方,所述上静圈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外环磁体的环形凸檐上表面之间,所述下静圈安装在所述外环磁体的环形凸檐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动圈感应环设置在所述外环磁体的环形凸檐与所述中心磁极之间的腔室内;
所述上静圈和所述下静圈均由空心金属管绕制而成,构成上静圈的空心金属管、构成下静圈的空心金属管的空心空间分别为上静圈冷却通道、下静圈冷却通道;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环磁体上的第一进油孔、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进油孔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板或所述外环磁体上的回油孔,其中,所述第一进油孔与上静圈冷却通道的进油口、下静圈冷却通道的进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上静圈冷却通道的出油口、下静圈冷却通道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腔室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腔室的下端连通;
所述外环磁体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连通并向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进油,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上静圈冷却通道的进油口、下静圈冷却通道的进油口分别连通;
所述上静圈冷却通道连接有上静圈冷却管,下静圈冷却通道连接有下静圈冷却管,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分别通过所述上静圈冷却管、下静圈冷却管与上静圈冷却通道、下静圈冷却通道连通并向所述上静圈冷却通道、下静圈冷却通道内进油;
所述底板上竖向设置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油冷却孔,所述第二进油孔横向设置并与所述进油冷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孔与所述第二进油孔上下对齐设置,所述回油孔设置在所述外环磁体位于所述第一进油孔相对面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通道高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圈冷却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所述上静圈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下静圈冷却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所述下静圈分别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圈冷却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上静圈之间的若干根;
所述下静圈冷却管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所述下静圈之间的若干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台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出油泵、回油泵以及油冷却器,其中,所述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设置有所述出油泵的油路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分别连通,所述回油孔通过设置有所述出油泵的油路管道与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的进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希尔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8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