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失模铸造铸件的浇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758.0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先延;徐林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润丰源钢铁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失 铸造 铸件 浇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消失模铸造铸件的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具有逐渐精度高、设计灵活、清洁生产等优点,受到机械领域铸造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消失模铸造铸件的浇注装置,包括真空柜、砂箱、消失模模型和通向消失模模型的浇注管道,其中消失模模型放置在砂箱内,砂箱内装了覆盖消失模模型的干砂,浇注管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这样可以通过真空负压将高温金属熔液流入进料口,之后进入浇注管道内,最后对砂箱内的消失模模型进行气化,高温金属熔液占据模型的位置。
但是,上述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会在消失模模型的内侧涂抹一层耐火涂料,而耐火涂料中含有水分,在高温金属熔液与耐火涂料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使得制成的铸件中孔洞或气孔较多,影响铸件的质量;2、将高温金属熔液浇注消失模模型时,高温金属熔液的冲击力较大,并且干砂对温度的敏感度较高,固定成型的干砂容易坍塌,使得形成的铸件形状不符合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铸造铸件的浇注装置,对耐火涂料内的水分进行蒸发,减少铸件内的孔洞或气孔,并且防止干砂坍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失模铸造铸件的浇注装置,包括真空箱和砂箱,砂箱放置在真空箱内部,真空箱的一侧连接有存液箱,真空箱的另一侧连接有真空机,砂箱内设有内侧涂有耐火消失模模型和与消失模模型连通的浇注管道,存液箱上设置有通液管,存液箱通过通液管与浇注管道连通;通液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用于外管沿着内管上下运动的旋转机构,内管与外管螺纹连接,外管与旋转机构连接,内管的进液端与存液箱固定连接,内管的出液端伸入浇注管道内;内管的下部周向设置有出液孔,内管的下端部封闭,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发明中在浇注管道上端设置内管和外管,通过对外管进行旋转, 采用外管将内管的出液孔遮挡,然后开启真空机,真空箱内处于负压状态,存液箱内的高温金属熔液吸入内管里面,由于高温金属熔液的温度比较高,真空箱和砂箱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消失模模型内的耐火涂料中的水分慢慢蒸发,便于对耐火涂料进行烘干。然后,再通过旋转机构带动外管向上螺旋转动,内管的出液孔露出来,高温金属熔液从出液孔内流出,进入到浇注管道内,最后与消失模模型接触,由于高温金属熔液的温度较高,消失模模型气化,高温金属熔液占据消失模模型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内管和外管,高温金属熔液暂时存放在内管里面,可对消失模模型内壁的耐火涂料进行烘干,可将耐火涂料中的水分蒸发,减少了制成的铸件内的气孔或孔洞等缺陷,提高了铸件的铸造质量。
2、本发明中,采用对高温金属熔液暂时存放在内管里面,可以预先利用高温金属熔液对砂箱进行预热,使得砂箱内的干砂温度慢慢升高,与现有的突然浇注高温金属熔液相比,这样操作有一个温度缓冲阶段,降低干砂对温度的敏感度,避免干砂坍塌;此外,先将高温金属熔液暂时存放在内管里面,之后让高温金属熔液慢慢的从出液孔内流出,高温金属熔液流动的速度降低,对干砂的冲击力降低,避免了干砂坍塌的情况发生。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旋转机构包括支架、环形轨道,支架设置在环形轨道下面,支架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和下管螺纹连接,外管沿环形轨道径向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有与环形轨道相配合的滚轮;环形轨道上设置推动滚轮运动的推动机构。这样可以通过推动环形轨道内的滚轮,从而带动外管沿着内管上下螺旋运动,并且上管和下管螺旋连接,可以在外管转动过程中,上管相对下管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外管的高度。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推动机构为与高压气体储藏罐连接的气管,气管沿着环形轨道内侧周向设置,气管上面安装有多个喷气嘴。通过高压气体对滚轮进行推动,便于对各个角度的滚轮推动,操作比较简单,且可通过调节高压气体的速度,从而调节滚轮的转动速度。
对优选方案1或优选方案2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3,支撑杆通过卡环与外管连接,这样便于对支撑杆进行更换和拆卸。
对优选方案3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4,喷气嘴与气管的夹角为30~40°,便于对滚轮的一侧施力,推动滚轮运动,保证滚轮不会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润丰源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润丰源钢铁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