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和具有可折叠机翼的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1563.6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温克尔曼;维尔弗里德·埃尔默斯;扬·哈泽罗特;里科·韦伯;伊万·彼得罗夫·伊万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C5/08;B64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陈伟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可折叠 机翼 具有 | ||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包括基翼、翼梢、整合到基翼中的第一接合装置、整合到翼梢中的第二接合装置、以及与翼梢联接以使翼梢相对于基翼移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和第二接合装置适于沿着从第一位置直到第二位置的滑动路线彼此接合,在第一位置翼梢的连接区域与基翼端部区域齐平地接触以形成连续翼,在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接合装置断开接合。驱动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翼展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运动元件,其各自被支承在线性导引件中,第一运动元件的外侧端与翼梢在第一侧向位置中联接且第二运动元件的外侧端与翼梢在第二侧向位置中联接。驱动机构构造成使第一和第二运动元件同时移动以使翼梢相对于基翼至少沿着滑动路线在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和具有可折叠机翼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可折叠翼梢机构被公知已有几十年了并且允许减少在航空母舰上操作的军用飞行器的必要存储空间。针对商用飞行器的应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但从未使用过。
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将铰链整合到机翼中以允许翼梢或翼端从操作位置折叠到直立位置。这种铰链可以大致平行于飞行方向——即,平行于飞行器的纵向轴线——来对准。已知还提供了垂直于机翼表面——即,在大致竖向方向上——的铰链轴线,以允许翼梢沿向后方向旋转。这允许翼梢大致平行于飞行器的纵向轴线来存放。此外,已知将这两者组合以能够实现翼梢弦在最终存放位置中的竖向定向,其中翼梢大致平行于机身延伸,而翼梢的弦大致竖向地布置。
WO 2011144298 A1示出了具有可伸缩机翼端件的机翼,其中机械杆系统用于执行包括旋转分量和平移分量的机翼端件的枢转运动。杆运动学包括两个杆布置,为这两个杆布置设置了相应的两个铰接装置。
发明内容
认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整合到商用飞行器中的具有增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其中,应以尽可能小的作用力提供优良连接。
该目的通过具有下述特征的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可以从以下描述中获得。
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折叠机翼,该机翼包括具有基翼端部区域的基翼、具有连接区域的翼梢、整合到基翼中的第一接合装置、整合到翼梢中的第二接合装置、以及与翼梢联接以使翼梢相对于基翼移动的驱动机构。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适于沿着从第一位置直到第二位置的滑动路线彼此接合,其中,在第一位置,翼梢的连接区域与基翼端部区域齐平地接触以形成连续翼,在第二位置,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断开接合。驱动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沿翼展方向延伸的第一运动元件和第二运动元件,其中,第一运动元件和第二运动元件各自被支承在线性导引件中,第一运动元件的外侧端与翼梢在第一侧向位置联接并且第二运动元件的外侧端与翼梢在第二侧向位置联接。驱动机构构造成使第一运动元件和第二运动元件同时移动以使翼梢相对于基翼至少沿着滑动路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机翼包括两个主要部件,即基翼和翼梢,基翼和翼梢在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接合时以及在翼梢位于第一位置时一起形成连续翼。在这种操作状态下,机翼具有与普通的不可折叠机翼相同的空气动力学和基本相同的机械特性。在使翼梢从第一位置移动超过第二位置之后,机翼可以被折叠以形成紧凑形状。
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的设计可以从许多可能的设计中任意选择。然而,可能有利的是,第一接合装置和第二接合装置设计并定尺寸成符合普通的翼盒设计,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机翼的实现不需要对机翼的所有主要部件完全进行重新设计。基翼和翼梢可以基于普通设计而包括至少一个翼梁、附接至至少一个翼梁的多个翼肋以及包封至少一个翼梁和翼肋的外蒙皮。例如,翼梁可以延伸成突出到相应部件的外部以构成接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