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张量子空间和旋转不变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3187.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文方青;陈伟国;李修权;盛冠群;李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空间 旋转 不变 mimo 雷达 角度 估计 算法 | ||
1.一种基于张量子空间和旋转不变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目标回波信号的三阶张量模型,通过张量模型结构构建接收信号的高阶协方差张量模型;
S2、对高阶协方差张量模型进行高阶奇异值分解,并构建新的信号子空间,获取高精度的噪声子空间;具体包括如下分步骤:
S21、构建一个4阶的接收信号的张量协方差模型R;
S22、根据张量协方差模型R用截短的HOSVD来构建一个信号子空间矩阵RS;
S23、对信号子空间矩阵RS进行EVD分解获得一个新的信号子空间ES,ES与虚拟方向矩阵A张成相同的子空间;
S3、构造阵列数据的旋转不变模型,根据约束优化的方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估计出GPE的相关信息,获取配对的DOD与DOA;其中,旋转不变特性的函数如下:
式中,Bt1=At1⊙(CrAr),Bt2=At2⊙(Cr/Ar),Br1=(CtAt)⊙Ar1和Br2=(CtAt)⊙Ar2,且At1和At2分别代表At的前M-1行与后M-1行Ar1和Ar2分别代表Ar的前N-1行与后N-1行,k为目标数目,⊙为Khatri-Rao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张量子空间和旋转不变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量模型的包括以下三个操作定义:
定义1、张量展开:令为一个N阶张量,X的模-n矩阵展开表示为[X]n,其中,位于张量X的(i1,…,in)位置的元素成为位于矩阵[X]n的(in,j)处的元素,且
定义2、模-n张量与矩阵乘积:定义N阶张量与矩阵的模-n乘积为Yx=X×nA,其中且
定义3、张量模乘性质:N阶张量的模乘性质主要有如下两条:
X×n·A×m·B=X×m·B×n·A,m≠n
X×n·A×m·B=X×n·(B·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张量子空间和旋转不变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其特征在于,当发射阵元的基带波形为相互正交的编码信号时,则目标回波信号的矩阵模型表示为:
X=[CtAt⊙CrAr]ST+N=AST+N;
上式中,M为发射阵元的个数;N为接收阵元的个数,λ为发射载波的波长,为第m个发射阵元的GPE,为第n个接收阵元的GPE,且为目标相对发射天线阵列的DOD,θk为目标相对于接收阵列的DOA;为发射方向矩阵,为发射导引矢量,其第m(m=1,…,M)个元素为为接收方向矩阵,为接收导引矢量,其第n(n=1,…,N)个元素为Ct=Diag{ct}为发射GPE矩阵,Diag{·}为对角化操作,为发射GPE矢量;Cr=Diag{ct}为接收GPE矩阵为接收GPE矢量;为目标RCS系数,且所有目标的RCS在L个接收快拍内满足Swerling-II模型;N为接收的噪声矩阵,并满足高斯白噪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张量子空间和旋转不变的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阶张量模型表示为:
上式中,At(m,k)表示At中的第(m,k)个元素,1≤k≤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3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