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9544.4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丁佳红;项贤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水果 保鲜 保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鲜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
背景技术
我国历年不重视果蔬采后处理。果蔬产量虽大,但由于较重视育种、采前栽培和防治病工作,忽视了采后处理和产地基础设施,未能解决果蔬的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及冷藏运输等问题,使水果在采后的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果蔬每年损失率为25%~30%,约750亿元。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我国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我国果蔬产业还缺乏对市场经济的重视,造成资源的浪费。1998年贮藏的蒜薹市场疲软,损失惨重;1999年贮藏的苹果、鸭梨市场萧条,无人问津。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竞相抬价收购;采前栽培和采后贮藏脱节,使贮藏质量下降;贮藏种类单一。
因此,果蔬贮藏保鲜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仅给贮藏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种植果蔬的农户损失了经济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果蔬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观念上的差距,在培养贮藏保鲜技术、会经营管理的人才方面也较为薄弱。虽然我国有几十所大专院校设有食品方面的专业,但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步伐还是很小。
同时,在水果保鲜方面,主要还是冷藏保鲜,而对于保鲜剂的使用不足。而且,现有的保鲜剂也无法在高温(35℃)下实现水果的保鲜,且现有的保鲜剂往往含有有害物质,会对水果的质量和营养造成影响。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水果保鲜的保鲜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该保鲜剂在高温下(35℃)对圣女果等水果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可以降低水果的水分散失,有效减缓腐烂程度,维持果实品质和营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所述保鲜剂为由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组成的溶液,其特征是,所述溶液中3,5-二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为1.5mmol/L~1.75mmol/L。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溶液中3,5-二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为1.75mmol/L。
与现有的保鲜剂相比,本发明的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高温下(35℃)对圣女果等水果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2、该保鲜剂可以降低水分的散失,有效减缓腐烂的程度。
3、该保鲜剂可以降低水分的散失,维持果实较好品质.
4、该保鲜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果实组织电导率的上升,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水分的蒸发以及VC的消耗等,很好地维持圣女果等水果的外观品质及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本发明的用于高温下水果保鲜的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第1部分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材料
新鲜大小一致的圣女果(樱桃番茄)100个左右(市售)。
1.1.2实验试剂(药品)
⑴、3,5-二硝基水杨酸粉末
⑵、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
⑶、0.2%的2,6-二氯靛酚溶液
⑷、标准NAOH溶液
⑸、碳酸氢钠
⑹、维生素C
⑺、蒸馏水
⑻、酚酞指示剂(10g/L)。
1.1.3实验仪器
⑴、250D数显光照培养箱(保温箱规格)
⑵、电子天平(JY1002规格)
⑶、数显恒温水浴锅(HH4规格)
⑷、电导率仪(DDB-303A便捷式电导率仪)
⑸、碾磨和碾磨棒
⑹、酸碱滴定管
⑺、离心机。
1.1.4实验其他用品
⑴、试管
⑵、量筒(100ml)
⑶、大烧杯,小烧杯(500ml、100ml)
⑷、玻璃棒
⑸、分离管(5ml、2ml)
⑹、塑料袋若干
⑺、胶头滴管
⑻、电炉。
1.2方法
1.2.1圣女果的筛选
在市场选取大小一致没完全成熟的圣女果若干,清洗干净准备用3,5-二硝基水杨酸处理。
1.2.2不同3,5-二硝基水杨酸浓度溶液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9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