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秧苗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4727.7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弋景刚;张雪琪;乔永昌;孔德刚;袁永伟;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11/00;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秧苗 移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秧苗移栽装置,包括机架、曲柄摇杆机构、摆架机构、开沟机构、移栽爪及压苗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置于机架中部一侧;所述摆架机构置于机架中部;所述开沟机构放置在摆架机构顶端;所述移栽爪以及所述压苗机构固定在摆架机构上。整个装置结构布局紧凑,性能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针对不同宽幅的蔬菜秧苗进行移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化自动秧苗抓取、开沟和秧苗投放的行距可调式秧苗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蔬菜移栽机迅猛发展,移栽秧苗的种类和移栽机结构均多样,但从取苗的方式上来看仍多采用人工“喂苗”的方式,效率比较低。由于机械喂苗这个环节未能实现技术突破,所以市场上的移栽机基本不能实现高效作业。并且市场上现有的移栽机功能单一,通用性差,机具性能不稳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移栽时劳动强度大,移栽效率低,秧苗的准直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秧苗移栽装置,以解决蔬菜秧苗机械化自动移栽的问题。该装置能通过机械爪将蔬菜秧苗进行移栽,提高了秧苗移栽的准直度。
具体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蔬菜秧苗移栽装置,其包括:机架、曲柄摇杆机构、摆架机构、开沟机构、移栽爪及压苗机构;所述机架包括顶块和立柱,其中顶块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机架的前端,立柱为一个,位于机架一侧;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置于机架中部且与机架中的立柱同侧;所述摆架机构由摆杆、固定杆、旋转杆、伸缩杆、转动销组成,摆架机构位于机架中部;所述开沟机构通过固定杆放置在摆架机构顶端,所述移栽爪以及所述压苗机构固定在摆架机构的旋转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摆架机构中的固定杆和旋转杆放置在机构的顶端,所述转动销放置在所述机架的立柱上,所述伸缩杆一端在转动销中伸缩,一端固定在旋转杆上,摆架机构中的摆杆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摇杆放置在同一根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开沟刀与顶块组成的结构类似于凸轮顶杆机构,所述开沟刀由开沟板和拉簧组成,拉簧为两个位于开沟板两侧并且连接开沟板和旋转轴。
应本发明实施例,动力传入到秧苗移栽装置后,该秧苗移栽装置将秧苗的夹取、开沟和投放的动作先后连贯完成,解决了人工投喂苗的问题,提高了移栽机的作业效率实现了秧苗移栽的机械化。压苗机构在最低位置按压苗之后再将苗投放,保证了秧苗的准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移栽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移栽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移栽装置的俯视图。
1伸缩杆;2转动销;3立柱;4机架;5顶块;6开沟刀;7机械抓手;8六角螺母;9电推杆;10轴承座;11曲柄;12曲柄;13连杆;14摇杆;15摆杆;16拉簧;17固定杆;18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可知秧苗移栽装置由机架、曲柄摇杆机构、摆架机构、开沟机构、移栽爪及压苗机构;摆架机构中的15摆杆通过轴与曲柄摇杆机构相连,机械爪及压苗机构分别安装在15摆杆的两侧,开沟机构由6开沟刀、16拉簧,配合位于机架上的5顶块,使得开沟机构类似于凸轮顶杆机构,最后由16拉簧将6开沟刀复位。6开沟刀和7机械抓手的间距均可调,可实现移栽时行距调整。
所述的摆架机构由15摆杆两个、17固定杆、18旋转杆及1伸缩杆组成,动力通过链轮传入到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曲柄摇杆机构中的14摇杆与15摆架由同一根轴相连,可实现同步运动,1伸缩杆与15摆架中的18旋转杆相连,当1伸缩杆在15摆杆运动过程中进行随动运动时,可带动18旋转杆进行90°的往复旋转。18旋转杆的往复旋转,带动机械爪和压苗机构的90°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4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镂空轮胎的手扶式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中药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