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温软化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4931.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1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祈凯锋;冯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软化 硬质合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抗高温软化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切削加工向高速切削方向发展以及难加工材料的不断出现,对刀具在切削温度下的高温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硬质合金粘结相来提高其高温强度、硬度和抗氧化性是有效的方法。ZL201110086038.1发明了一种镍-铝金属间化合物Ni3Al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其中B为0.0025~0.0252wt%,粘结相体积百分比为10%~40%;其制备依次包括:按Ni50Al的成分比例,把2.09~28.94wt%的镍粉和铝粉与余量的碳化物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石墨容器中铺平厚度≤50mm,非氧化性气氛下以≤2℃/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60℃~1300℃,保温1小时以上,自然冷却,获得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物;碾磨、破碎、过筛,获得120μm以下的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粉末;脱氧预处理;再按Ni24Al的成分比例,将余量3.01~30.06wt%Ni粉和0.0025%~0.0252wt%的B粉,添加到脱氧预处理后的碳化物与NiAl的混合粉末中,湿磨混合18~36小时,获得湿磨混合料;混合料制成压坯;经1350℃~1550℃低压液相烧结后获得Ni3Al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
可见,目前引入Ni3Al的方法是采用Ni、Al金属粉末的混合球磨和烧结形成NiAl,破碎后再与Ni混合球磨在烧结过程中形成Ni3Al。此种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如Al粉球磨过程中易氧化,Al粉发生塑性变形呈片状而破碎分散困难,预制NiAl后还需经过破碎过程工艺复杂,破碎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粒度控制以及后续球磨均匀分散控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制备抗高温软化的硬质合金材料中采用Ni、Al金属粉末的混合球磨和烧结形成NiAl,破碎后再与Ni混合球磨在烧结过程中形成Ni3Al的方法,存在着如Al粉球磨过程中易氧化,Al粉发生塑性变形呈片状而破碎分散困难,预制NiAl后还需经过破碎过程工艺复杂,破碎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粒度控制以及后续球磨均匀分散控制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先制备Al部分取代Ni的Al-Ni(OH)2粘结相和Ni(OH)2包覆WC的复合硬质相,二者混合后经过球磨、过滤、干燥等工序后压制成型,最后进行两段气氛烧结,即在低温下Ar/H2气氛中Al-Ni(OH)2粘结相转化为Al-Ni,包覆层Ni(OH)2转化为Ni;在高温下真空烧结使Al-Ni与Ni发生反应而原位生成含Ni3Al,获得抗高温软化的硬质合金。
本发明的抗高温软化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以下步骤:
(1)Al部分取代Ni的Al-Ni(OH)2粘结相制备:先将吐温80,异丙醇,环己烷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按重量百分含量吐温80占15%~30%,异丙醇占6%~14%,环己烷占6%~13%,其余为去离子水,用磁力搅拌器在60~90℃下搅拌3~10h,然后放置10~24h,配制形成微乳液;再将按摩尔比1:5称取AlCl3与NiCl2加入到配制的微乳液中,AlCl3与NiCl2的总摩尔浓度为0.1~1mol/L,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到8~9,用磁力搅拌器在60~90℃下搅拌3~12h,然后放置10~24h形成Al部分取代Ni的Al-Ni(OH)2粘结相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4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