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烃吸附脱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3363.2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韩颖;武雪峰;毛俊义;张同旺;朱丙田;刘凌涛;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5/02 | 分类号: | C10G45/02;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硫烃 吸附 脱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含硫烃吸附脱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脱硫处理:将含硫烃和供氢体与吸附剂混合接触,得到脱硫的含硫烃和载硫的待生剂;
再生处理:将所述载硫的待生剂与含氧再生气混合接触,得到再生剂;
还原处理:将所述再生剂与还原气体混合接触,得到作为吸附剂循环使用的还原再生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含有活性金属单体,所述还原处理的反应条件包括:以含有非氢还原性气体的气体混合物作为还原气,还原温度为250~420℃,还原压力0~3MPa,还原性气体的体积空速50~100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处理的反应条件包括:还原温度为350~400℃,还原压力2.4~3MPa,还原性气体的体积空速300~50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气中非氢还原性气体的含量为5~100体积%,优选所述还原性气体为一氧化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生处理步骤包括:在300~480℃的温度下,将所述载硫的待生剂进行一次再生得到初步再生剂,接着在480~580℃的温度下,将所述初步再生剂进行二次再生得到所述再生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次再生的反应条件包括:以含氧气体为再生气,温度为300~480℃,压力为50~400kPa,再生气的表观气速为0.05~0.5m/s,再生时间为1~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次再生的反应条件包括:以含氧气体为再生气,温度为330~390℃,压力为80~150kPa,再生气的表观气速为0.2~0.4m/s,再生时间为5~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次再生的反应条件包括:以含氧气体为再生气,温度为480~580℃,压力为50~300kPa,再生气的表观气速为0.2~0.8m/s,再生时间为30~18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一次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再生烟气进行干燥处理、并可选的补充适量一氧化碳补充气后作为还原气回流至还原处理步骤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监控所述还原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还原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当所述还原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在5体积%以上时,将所述还原尾气回流作为还原气二次使用;当所述还原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低于5体积%时,将所述还原尾气输送至后续尾气处理单元。
10.一种含硫烃吸附脱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对待生剂进行再生处理的再生器和用于将再生剂进行还原处理的还原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包括沿待生剂的流动方向串联设置的第一再生器(51)和第二再生器(52),所述第一再生器(51)的再生烟气出口与所述还原器(7)的还原气入口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再生器(51)的再生烟气出口与所述还原器(7)的还原气入口之间的流路上设有一氧化碳补气口,所述一氧化碳补气口与外置的一氧化碳供气装置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还原器(7)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还原器(7)的还原气入口通过还原气回流管道相连;在所述还原气回流管道上设有还原性气体含量监控件、且在所述还原性气体含量监控件与所述尾气出口之间的管段上设有与后续尾气处理单元相连的尾气排出口、在所述还原气含量监控件与所述还原气入口之间的管段上设有开关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33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成型连接灌浆套筒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小型教学用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