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烃油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1471.6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河;孙淑玲;胡大为;曾双亲;邓中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32/00;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保护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处理 | ||
1.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加氢活性成分负载在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A)提供一种水合氧化铝凝胶溶液,将所述水合氧化铝凝胶溶液进行洗涤,得到第一水合氧化铝湿凝胶,所述水合氧化铝凝胶溶液采用沉淀法、水解法、种分法和快速脱水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方法制备得到;
可选的(B),采用(B-1)或者(B-2)对第一水合氧化铝湿凝胶进行处理,
(B-1)将所述第一水合氧化铝湿凝胶与水混合物,形成浆液,将所述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水合氧化铝湿凝胶;
(B-2)将所述第一水合氧化铝湿凝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水合氧化铝湿凝胶;
(C)将水合氧化铝湿凝胶与具有至少两个质子受体位点的化合物混合,得到水合氧化铝组合物,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为所述第一水合氧化铝湿凝胶或者所述第二水合氧化铝湿凝胶,所述具有至少两个质子受体位点的化合物为选自葡聚糖、半乳聚糖、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纤维素醚、淀粉、壳多糖、糖胺聚糖和氨基多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低于60%,所述具有至少两个质子受体位点的化合物的用量使得最终制备的水合氧化铝组合物的值为1.8-5,
所述i值采用以下方法测定:将10g水合氧化铝湿凝胶在120℃于空气气氛中干燥240分钟,将经干燥的样品的质量记为w2,采用式II计算i值,
所述值采用以下方法测定:将10g组合物在120℃于空气气氛中干燥240分钟,将经干燥的组合物的质量记为w1,采用式I计算值,
(D)将所述水合氧化铝组合物进行成型,得到水合氧化铝成型物;
(E)将所述水合氧化铝成型物进行干燥,得到水合氧化铝成型体;
(F)可选地,将至少部分所述水合氧化铝成型体进行焙烧,得到氧化铝成型体;
其中,在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的一者、两者或者三者中进行混合含第IVB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操作,以使得所述水合氧化铝组合物含有第IVB族金属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具有至少两个质子受体位点的化合物的用量使得制备的水合氧化铝组合物的值为1.8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具有至少两个质子受体位点的化合物的用量使得制备的水合氧化铝组合物的值为1.9-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低于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低于64%。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高于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高于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的i值为不高于78.5%。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水合氧化铝湿凝胶为未经历使其i值为60%以下的脱水处理的水合氧化铝湿凝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第IVB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含量使得以最终制备的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第IVB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1-6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合氧化铝组合物中含第IVB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含量使得以最终制备的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第IVB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3-4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4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配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响应伺服驱动的欠过压保护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