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端子和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1160.X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殷红军;陈裕全;赵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4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端子 连接器 | ||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200);和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100),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200)中,
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
第一筒状部(110);
第二筒状部(120),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直径;和
过渡部(13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一端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在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二接合凸起筋(121),所述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和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分别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接合到所述绝缘本体(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过渡部(130)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与所述过渡部(130)之间在所述导电端子(100)的轴向方向上相距预定距离(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距离(d)大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50且小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00)还包括侧翼部(140),所述侧翼部(140)连接至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00)的侧翼部(140)适于包裹在导线的外包覆层上,所述导线的导体适于插入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中,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导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130)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向所述第二筒状部(120)逐渐缩小,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筒状部(110)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之间的平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形成的一体式端子。
8.一种导电端子,包括:
第一筒状部(110);
第二筒状部(120),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直径;和
过渡部(13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一端之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在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二接合凸起筋(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过渡部(130)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与所述过渡部(130)之间在所述导电端子(100)的轴向方向上相距预定距离(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距离(d)大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50且小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10。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00)还包括侧翼部(140),所述侧翼部(140)连接至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端子(100)的侧翼部(140)适于包裹在导线的外包覆层上,所述导线的导体适于插入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中,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导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1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机及用户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球机的三维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