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7302.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龙里县泽洋生态科技种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8/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金刺梨 灵芝 盐碱地种植 套种 预处理 栽培 土壤利用率 拱棚栽培 灵芝栽培 日常管理 有效途径 表土 磷石膏 盐碱化 菌糠 油枯 整地 农作物 复合 收获 土壤 生产力 种植 土地 管理 | ||
1.一种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有土壤的选择、盐碱地预处理、整地、金刺梨种与灵芝栽培距离的选择、灵芝拱棚栽培及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壤的山坡作为种植地;
(2)盐碱地预处理:先将磷石膏烘干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获得磷石膏粉,接着调节盐碱地中的水分含量为45~50%,将磷石膏粉、 菌糠和油枯均匀撒施在盐碱地上,磷石膏粉的施用量为350~1800kg/ 亩,油枯的施用量为500~1500kg/亩,菌糠的用量为400~1000kg/亩, 接着进行旋耕处理,覆薄膜14~30天后,将薄膜取走并进行淋溶处理;
(3)整地:在经淋溶处理后的盐碱地表均匀施腐农家肥、磷酸二氢 钾、尿素和脲甲醛300~600kg/亩,在冬季对种植地进行深翻40~50cm,再次翻耕种植地30~40cm,经过2~3个月自然风化后,再次翻耕种植地25~35cm,并把种植地表面整细耙平;所述的有机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
(4)金刺梨的种植:按照行距2.5~2.9米,株距2~2.5米的距离横向成行种植金刺梨果苗,相邻两行之间的金刺梨错窝种植,种植时间比灵芝栽培提前二年种植;
(5)金刺梨果树的修剪:种植后的刺梨在成长阶段,需要对金刺梨果树下层枝条和病死枝叶进行摘除,使地上40~60cm刺梨枝叶生长,保证空气的快速流通,对上层枝条进行适当修剪保证透光性;
(6)病虫害防治:针对枯萎病,发病初期用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喷雾,每12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轮纹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喷3次;针对红蜘蛛、蚜虫,用40%吡虫啉,40%螺螨酯1500倍液喷杀一次,施喷量为2~4L/亩;
(7)灵芝栽培之前整地:在金刺梨种植果园内相邻两行金刺梨果树之间的空隙中间挖40~50cm宽、45~55cm深、长度随金刺梨种植长度而定的长渠,挖出的土壤放置在长渠两侧,翻晒土壤8~10天;
(8)灵芝栽培:采用常规方法将发好菌的灵芝菌袋或椴木脱去塑料袋后直立在步骤(6)中的长渠中,每条长渠摆放2排菌袋或椴木,使两菌袋或椴木之间保持15厘米的间距,中间空隙用步骤(6)中翻晒过的土壤填充,并向放有灵芝菌袋或椴木的长渠内浇水,使其水分完全渗透至渠底;
(9)灵芝拱棚:采用竹条在已经浇透水的长渠上方搭建拱棚,拱棚高度控制在55~60cm,并用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拱棚,塑料薄膜两侧用土壤压盖,两头采用绳子系好;
(10)日常管理:当栽培在长渠内的灵芝子实体开始分化形成,并长出表土层形成白色块状物,随时观察拱棚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确保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拱棚内温度不超过35℃以上;在灵芝子实体长至4~6厘米高时,每天上、下午将拱棚两头塑料解开各通风一次,使空气保持流通20~30分钟;当灵芝分化形成菌盖后,揭起拱棚两侧塑料,将其绑在距离地面5厘米高度的竹架子上,随时观察拱棚内土壤表面湿度,当拱棚内湿度低于80%时,向棚内喷撒雾状水,控制土壤表面不出现干裂情况;
(11)灵芝收获:当灵芝子实体表面弹射铁红色孢子时,即进行灵芝的采摘,同时撤去拱棚设施,平整土壤,便于金刺梨的日常管理及果实的采摘管理;
(12)金刺梨的收获:按照金刺梨收获的季节及时收获、销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刺梨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整地中,所述的农家肥由牛粪和猪粪按2:1的重量比混合发酵而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金刺梨并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石膏粉的细度为60~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龙里县泽洋生态科技种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龙里县泽洋生态科技种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3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桐木扦插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蒜与刺梨的间套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