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4898.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恒;苏利杰;王宝磊;刘凤伟;汤楚强;胡跃明;沈鹏;刘爱文;彭全海;孙先俊;徐力;张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1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货物装载器件运输快速发展,各地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均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压力;我国大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货物装载器件吞吐量的年递增率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货物装载器件码头的压力更大。除了大量建设新的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外,利用自动化运转货物装载器件码头技术改造现有码头,提高通过能力是缓解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压力的途径之一。此外,为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船公司采用越来越大的货物装载器件船舶,在一个港口装卸的货物装载器件量增加,与此同时,却要求船舶在港时间保持不变,货物装载器件码头为增强竞争力,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达到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目标,则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以保证码头前沿设备的作业效率能够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意味着营运成本大量增加。这些因素迫切的需要推出一种新型货物装载器件运输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运输系统,其能够同时兼容现有码头的自动化改造和新码头的自动化建设及连线码头和货物装载器件转运中心,以解决现有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等问题,提高码头货物装载器件转运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运输系统,其中包括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的左、右部对称安装有两个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上分别悬设有多列可移动的货运动车,各侧的多列所述货运动车下端吊挂有货物装载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梁为箱式结构,所述轨道梁的下表面设有贯通其前、后端的开口,所述货运动车支撑在轨道梁的内腔下表面。
进一步地,每列所述货运动车包括支撑在轨道梁内腔下表面的货运动车转向架,所述货运动车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的前、后端分别连接有齿轮箱,各所述齿轮箱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输出轴,各所述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走行轮,所述货运动车转向架通过四个走行轮在轨道梁上行驶,两个所述齿轮箱的前、后端分别与两个构架中间连接组成连接,两个所述构架中间连接组成的前、后端与控制货运动车转向架行驶的两个牵引电机连接,所述货运动车转向架的下端通过悬挂装置穿过所述开口与集成吊具连接,所述集成吊具的下端与货物装载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牵引电机的外壳左、右侧下部对称连接有两个导向轮安装座,两个所述导向轮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有导向轮,所述轨道梁的开口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导向轨,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沿两个导向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走行轮和导向轮均采用橡胶轮胎。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装置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的上端与转向架构架的下端连接,所述中心销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多个第一销轴与两个悬挂臂连接,两个所述悬挂臂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二销轴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集成吊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吊具包括由钢轨制成的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上设有吸能防撞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供货运动车转向架电力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采用超级电容供电方式。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其可以将轨道系统设置于隔离带,而多列货运动车分别在两个轨道梁内相向运行,其充分利用空中空间,同时不影响港口内部地面作业,能够充分利用码头现有资源进行自动化改造,解决现有码头拥堵、场地不足、运输效率不高等问题,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环保的货物装载器件快捷智能运输,并且本发明运输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货运动车转向架与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货运动车转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货运动车转向架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二悬挂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二悬挂装置右视结构示意;
图7是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三主视结构示意;
图8为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三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4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