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7701.7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民燮;金承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面板 | ||
一种触摸屏面板,包括:具有边框区域和自由形式的有效区域的基膜;位于有效区域上的彼此交叉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焊盘和第二触摸焊盘以及放置在相邻的第一触摸焊盘与第二触摸焊盘之间的保卫焊盘;放置在边框区域中且将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一触摸焊盘连接的第一布线;放置在边框区域中且将第二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焊盘连接的第二布线;从保卫焊盘延伸并且放置在相邻的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保卫线;放置在覆盖第一布线、第二布线和保卫线的绝缘膜上的桥接图案,所述桥接图案将彼此对应的第一布线和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非矩形有效区域的自由形式的触摸屏面板。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颖配线布置的自由形式的触摸屏面板。
背景技术
用户界面(UI)能够使人(用户)与各种电气和电子装置进行交互并且按照他们的意愿易于控制这些装置。用户界面的典型例子包括小键盘、键盘、鼠标、在屏显示(OSD)、以及具有红外通讯能力或射频(RF)通讯能力的遥控器。用户界面技术不断扩展,以提高用户的感觉和操纵便利性。近来,用户界面已涉及触摸UI、声音识别UI、3D UI等。
触摸UI在便携式信息应用装置中正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而且其正广泛用在几乎所有类型的家用电器中。电容触摸感测系统能够用在各种应用中,电容触摸感测系统具有触摸屏面板结构,触摸屏面板结构能够提供比传统电阻触摸感测系统更高的耐久性和光学透明性并且能够进行多点触摸检测和接近触摸检测。
而且,近来柔性显示器在商业上已变为可行。例如,柔性显示器在形成有塑料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的有效区域中再现输入图像。塑料OLED形成在柔性塑料基板上。柔性显示器能够获得各种设计并在便携性和耐久性方面提供优点。通过添加包括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面板,柔性显示器被用在各式各样的应用装置中,这些应用装置包括TV(电视)、车辆显示器和可穿戴装置、以及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PC之类的移动装置。
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器可以是自由形式的(或是非常规形状的,或是怪异形状的),而不是传统的矩形设计。就是说,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以及显示装置的触摸屏面板和显示面板可以是自由形式的。
因为自由形式的显示器具有与现有显示器不同的形状,所以显示器的一些结构部件的放置也应当是不同的。例如,自由形式的显示器需要与现有显示器不同的配线布置。
就是说,需要开发一种能使接收不同信号的不同配线进行有效布置以避免配线之间的干扰的新颖的配线布置。此外,布置这些配线的区域是不显示图像的边框区域。该区域应当做得尽可能小,以实现窄边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进行了努力以提供一种触摸屏面板,该触摸屏面板通过使用新颖的配线布置在减小相邻配线之间的信号干扰的同时具有窄边框。
在一个方面中,一种触摸屏面板,包括:基膜,所述基膜具有边框区域和自由形式的有效区域;位于有效区域上的彼此交叉的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焊盘和第二触摸焊盘、以及放置在相邻的第一触摸焊盘与第二触摸焊盘之间的保卫焊盘;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一触摸焊盘连接;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焊盘连接;保卫线,所述保卫线从所述保卫焊盘延伸并且放置在相邻的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和桥接图案,所述桥接图案放置在覆盖所述第一布线、所述第二布线和所述保卫线的绝缘膜上方并且将彼此对应的第一布线和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
附图说明
被包括来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本说明书中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图解根据本发明的触摸屏面板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区域AR的放大图,其图解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7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