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提取寡糖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4764.7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克维;陈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7 | 代理人: | 李向楠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提取 多糖 绿藻 废液 寡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藻寡糖的提取工艺,尤其是一种利用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提取寡糖的工艺。
背景技术
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主要由褐藻、红藻、绿藻、蓝藻四大类海藻组成,其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海藻多糖(seaweed polysaccharides)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实验和临床已经发现海藻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凝血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
由于天然多糖常因分子量大、粘度高、溶解度低等,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必须改变海藻多糖的分子量,才能使海藻多糖发挥真正的作用。海藻寡糖(seaweed oligosaccharide)就是海藻多糖改变分子量后的高科技生物产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燕霞教授指出“海藻寡糖又名低分子海藻多糖,其分子量通常在2000-8000Da,黏度在20CPS以下”(摘自百度文库“海藻多糖和海藻寡糖的前景的生理活性物质”一文)。由于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寡糖含量很低,通常被认为不能作为工业生产”,因此,目前的植物寡糖提取工艺为:以植物体的茎、叶等为原材料,经粗提获得植物多糖,再对植物多糖经酸或碱等化学降解方法处理来获得寡糖。其中的化学降解方法对仪器的腐蚀性大,且污染环境。并且现在研究比较全面的是褐藻寡糖和红藻寡糖,而绿藻寡糖的研究则未见报道,绿藻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程度也远不如褐藻和红藻。
另外,现有的绿藻多糖提取工艺中,绿藻多糖粗提液可经超滤膜过滤对多糖进行纯化,但是,由于活性多糖成分基本都被截留(即大部分的活性多糖都存留于超滤后的滤渣中),而超滤后的滤液的成分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因此,超滤后的滤液都是被作为“废液”直接排入污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提取寡糖的工艺。
一种利用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提取寡糖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
(2)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 Da的滤膜对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进行膜过滤,收集滤液;
(3)在50~100 rpm的搅拌速度下,向滤液中投入壳聚糖絮凝剂进行絮凝分离,絮凝剂的投入量为300~500 ppm,搅拌2~4h,离心,收集絮凝分离物;
(4)对絮凝分离物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分子量为2000Da以下绿藻寡糖的粉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人多次克服技术局限和技术偏见的基础上才获得的,具体为:
(1)由于现有的植物寡糖提取工艺为:以植物体的茎、叶等为原材料,经粗提获得植物多糖,再对植物多糖经酸或碱等化学降解方法处理来获得寡糖,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绿藻粗多糖作为原材料来提取寡糖,而不会想到采用提取多糖后的废液来提取寡糖,并且,现有的绿藻多糖提取工艺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认为:提取多糖的绿藻废液中的成分为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因此,提取多糖的绿藻废液都是被作为“废液”直接污水系统,但是,本发明人克服这些技术局限,采用提取多糖后的绿藻废液作为原材料,从中提取寡糖,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4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