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30010.4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储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力军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0;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廊,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包括玻璃钢制顶板、玻璃钢制基座,玻璃钢制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支撑件,顶板本体为“弓”形且与支撑件一体成型,玻璃钢制顶板与玻璃钢制基座可拆连接;通过采用玻璃钢生产预制件,包括玻璃钢制顶板和玻璃钢制基座,结合铆钉铆接,从耗材上大大的降低成本,在玻璃钢制顶板与玻璃钢制基座之间的装配方式以及基座一与基座二之间的装配方式是经过大量实验得来,防水性、刚性和抗剪强度上都可达到甚至超过传统钢材和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从装配方式上通过预制件的方式不仅对于生产、运输和施工来说既大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同时还节约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施工场所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廊,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中国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市政管线的规划和布设问题,各种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管线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经常出现地面挖填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营。综合管廊的出现解决了上述困扰政府和市民多年的问题,可以对各种市政公用管线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是一种意义重大的公用设施。但目前现场浇筑的综合管廊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时会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管廊在老城区和人口密集城市中心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目前,许多国家都把预制化作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采用预制化构件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业化程度,尤其对改善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更是明显。国内外在工程预制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其目的在于 提高结构的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工程的建设成本。虽然国内对综合管廊装配式结构有一定的研究,但对综合管廊装配式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防水、刚性和抗剪强度方面亦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当前可借鉴的工程经验较少。
例如中国专利CN204753627U公开了一种预制的综合管廊,其组成包括:预制底板,所述的预制底板上设置有一组外墙基座,所述的外墙基座与预制外墙连接,所述的预制底板中部与一组预制内墙连接,所述的预制外墙的顶端和所述的预制内墙的顶端均与预制顶板连接。
但是其结构和用料可以从上述文件中看出仍然是钢材和混凝土浇筑等传统方式,还是难以满足预制化构件的要求,即仍然导致工期较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通过玻璃钢替代传统钢材和浇筑结合的方式,并且对关键连接部进行精妙设计,通过大量实验论证得到的一种可快速装配、成本低廉并且具有高强度、高防水和高抗剪强度的综合管廊。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包括玻璃钢制顶板、玻璃钢制基座,所述玻璃钢制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支撑件,所述顶板本体为“弓”形且与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玻璃钢制顶板与玻璃钢制基座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钢制基座包括基座一和基座二,所述基座一与基座二可拆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钢制顶板与玻璃钢制基座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玻璃钢制基座设有卡槽,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卡块,所述支撑件通过卡块与玻璃钢制基座的卡槽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的内壁上设有表面为粗糙面的钢制垫片层一,所述卡块表面也设有表面为粗糙面的钢制垫片层二。
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为锥台形且锥台的坡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5度至35度,所述卡快的高度为10-3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力军,未经储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0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