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V无序三线制4~20mA变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4778.2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步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亚丽安报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4 无序 三线 20 ma 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领域,具体地说,是24V无序三线制4~20mA变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转换器为三线制接口,信号电流都为4-20mA,指最小电流为4mA,最大电流为20mA。传输信号时候,要考虑到导线上也有电阻,如果用电压传输则会在导线的产生一定的压降,那接收端的信号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了!所以使用电流信号作为变送器的标准传输!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本发明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
虽然现有转换器能克服现场干扰和线损压降问题,但是对现场施工作业要求很高,施工布线效率低,耗时长。由于现有转换器的三根线作用不同,要就正确和控制器连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工作人员往往会有接错线的问题,致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增加了人力财力等施工成本,给调试和维护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在安防报警布控领域,一般都采用现有的技术施工布线,这就要求作业人员清楚每根线应该连接在哪个位置,一旦疏忽就有可能接错,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安装方式,无需了解每根线的具体连接接口,只要确保连上设备即可,这样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对设备进行保护,给调试和维护带来了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24V无序三线制4~20mA变送器。
本发明公开了24V无序三线制4~20mA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项整流电路、加法电路、电压采集电路、MCU处理电路、继电器切换电路:所述三项整流电路的A、B、C三个接口分别接入电源正负极和电流环采集端口,经三项整流后,得到稳定的24V输入电压,电源正负极和电流环采集端口经电阻R1~R18分压连接加法器U1A、U1B、U1C的正向输入端,求和得到一个低压信号;低压信号经过电压跟随器Ug1、Ug2、Ug3,并经过模数转换分别得到信号ADAM、ADAM2、ADAM3,在所述电压采集电路中,设置防过压二极管D9、D10、D14、D15、D16、D17以保护MCU的I/O口不被高电压损坏;所述MCU处理电路中,MCU的8脚、9脚、10脚为AD转换电路的三个输入通道,MCU内部集成了12位ADC处理电路,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12位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内部逻辑处理单位及程序算法,对输入的三路信号进行判断;所述继电器切换电路为MCU处理电路判断三路信号后所确立的切换动作的执行部件,MCU的4脚、11脚、14脚控制三极管Q1、Q2、Q3基极电位来切换继电器U2、U3、U4的开关状态,从而进行信号路径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MCU处理电路的核心芯片采用的是STM32F103RCT6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克服有序接入操作困难的,容易损坏设备的缺点,实现无序连接,保护连接设备。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中质量,完全是“傻瓜”式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三项整流电路;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加法电路;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电压采集电路;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MCU处理电路;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继电器切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24V无序三线制4~20mA变送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佳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亚丽安报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亚丽安报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4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