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机的工位的上纱线拾取过程的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3562.6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M·伊丁;安斯加尔·帕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机 吸嘴 纱线拾取 工位 校准 负压供应单元 交叉卷绕筒子 分析装置 过程信息 记录信息 负压 可控 记录 匹配 驱动 制造 分析 协调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的工位的上纱线拾取过程的校准方法,该纺织机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5),纺织机包括用于记录上纱线拾取过程信息的装置(34)、用于吸嘴(24)的负压供应单元、用于分析记录信息的分析装置(31)和用于可控驱动纺织机(1)的一个或多个工位(2)运行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31)。该方法(100)包括用于确定被认为最佳的吸嘴间距(a)的步骤(110‑140;210‑240),该吸嘴间距通过将由所记录的吸嘴(24)上纱线拾取信息所确定的对比值与理论值相比较与所依据的负压协调匹配,在此,被认为最佳的吸嘴间距(a)被套用到预定工位(2)以便纺织机(1)进一步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上的纱线拾取过程的校准方法。纺织机工位分别配备有用于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装置和可单独驱动的吸嘴,吸嘴被定位或能被定位在用于拾取上纱线头的叼纱位置上以拾取在筒子断纱后积聚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上纱线头,在该叼纱位置上该吸嘴的孔口具有距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可调的吸嘴间距。纺织机还包括用于记录(protokollieren)关于吸嘴上纱线拾取过程的信息的装置、用于给吸嘴供应可控负压的负压供应单元、用于分析记录信息的分析装置和用于可控驱动一个或多个纺织机工位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这种纺织机是早就已知的。相应工位在筒子断纱时例如在断纱过程或按规定切断过程中基本执行涉及相同原理的上纱线拾取过程。该吸嘴通常可以在叼纱位置和用于将叼住的纱线置入接纱通道的转交位置之间按规定移位。吸嘴为此可被单独驱动。单独驱动装置可以通过马达或以机械方式实现。为了叼住所谓上纱线的积聚到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纱头,可使吸嘴运动到该叼纱位置或已经就位在叼纱位置。吸嘴接受负压,负压允许借助吸嘴吸入上纱线头。交叉卷绕筒子可以根据需要被回转以支持拾取过程。在叼住上纱线头后,吸嘴从叼纱位置枢转至转交位置,在转交位置上,在被吸入的纱头与交叉卷绕筒子之间延伸的纱段被置入接纱通道中。上纱线拾取过程此时可以被视为下述时间段,即其从吸嘴施加负压开始直至其从开始从叼纱位置枢转到转交位置或直到例如在达到预定次数的不成功上纱线拾取尝试后的上纱线拾取过程中断。在多次尝试拾取上纱线的过程中,如果初次尝试拾取上纱线头就失败,则可以针对后面的尝试缩小吸嘴间距和/或提高负压。也考虑按规定使交叉卷绕筒子转动。
为了保持上纱线拾取尝试次数尽量少而已知以距交叉卷绕筒子表面的最佳间距布置吸嘴孔口。对此例如参见文献DE102006026548A1。该文献公开了下述方法,即借此,吸嘴从当通过其分别执行预定数量的通断步骤的驱动装置摆入时可用传感器测定的固定位置起枢转到纱头拾取位置,在该纱头拾取位置上该吸嘴孔口距交叉卷绕筒子表面具有准确限定的最佳间距。
但事实表明,在此方法中有以下危险,即成功上纱线拾取尝试的比率随时间而降低,这是因为例如在吸嘴孔口定位在预定的上纱线头拾取位置时可能出现偏差,所述偏差无法或几乎无法被操作者发现。就是说,在实践中,吸嘴孔口的次最佳的上纱线头拾取位置一般总是只在当相关工位的效率因在上纱线头拾取过程中多次错误尝试而已降低时才被发现。
以文献DE102013004053A1提出一种校准方法用于解决问题,在此吸嘴借助其单独驱动装置首先至少一次以其吸头抵接规定的基准点,基准点的准确位置是已知的,接着吸嘴回摆至用传感器测定的叼纱位置,在这里,单独驱动吸嘴的步进电机的此时所需的增量的数量被确定。此时确定的增量数量与适合作为标准值的之前以相同方式所确定的增量的数量相互比较。依据所述比较建立修正参数,其在随后将吸嘴定位在纱头拾取位置时被予以考虑。
借助该方法,可以在卷绕过程中遵守一次性确定的吸嘴至交叉卷绕筒子的最佳间距。但是,该方法例如不考虑由机器决定的影响,其不利影响到吸嘴间距和负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不利关系不仅可能负面影响到上纱线拾取的成功率,也导致纺织机的效应高的耗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3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