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辊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99375.5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王超;陈铸;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春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8 | 分类号: | B22D19/08;C22C3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辊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辊环是制作钢丝绳的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导致工作面出现磨损从而失效的现象。因此,辊环表面耐磨的程度影响了钢丝绳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辊环。
一种耐磨辊环,由中空的圆柱状芯材和芯材外周的耐磨层组成,所述的耐磨层为硬质合金,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段弧形槽。
所述芯材的材质为钢材。
作为优选项,所述耐磨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Mo:32-40%,Ta:1.2-3.6%,Mg:0.5-3%,Cr:5-12%,C:2.5-8%,Mn:2-6%,W:3-7,Ni:7~12%,余量为Fe。
作为优先选项,所述的耐磨层是通过浇铸工艺浇铸在芯材上面的。
本发明的耐磨辊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作辊环的模具;
步骤二,制作芯材,并将其放入模具内;
步骤三,浇铸,将硬质合金材料加温至1800℃成液态浇铸在模具内;
步骤四:将浇铸好的模具存放10小时 ,然后将产品拿出来,将表面进行精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将钢基芯材和新型硬质合金通过浇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新型硬质合金成分包括Mo、Cr、Mn、W、Ta、C、Mg、Fe。C与Cr会形成M7C3型碳化物,而M7C3型碳化物具有硬度高,耐磨的特质。成分里面也包含了大量的Mg元素,在运行之中形成氧化镁,氧化镁可以晶须增强,因为成分之中还有少量的Ni与W。Ni元素可以提高产品耐高温的强度,成分之中加入碳化钨,碳化钨会颗粒增强,也能提高硬度。并且成分中的W,Cr,Mo会固溶在基体里面,增加耐磨性。
同时成分中含有大量Mo元素,在摩擦时成Mo的氧化物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会对接触面有一定的润滑作用,解决了辊环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磨损的现象,从而延长了辊环的工作周期,解决了其频繁失效的缺陷,减少了辊环的消耗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耐磨辊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芯材,2-耐磨层,3-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中,一种耐磨辊环,由中空的圆柱状芯材和芯材外周的耐磨层组成,所述的耐磨层为硬质合金,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段弧形槽。
作为优选项:所述耐磨层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Mo:32-40%,Ta:1.2-3.6%,Mg:0.5-3%,Cr:5-12%,C:2.5-8%,Mn:2-6%,W:3-7,Ni:7~12%,余量为Fe。
作为优先选项,所述的耐磨层是通过浇铸工艺浇铸在基地芯材上面的。
实施例1
步骤一:制作辊环的模具;
步骤二,制作芯材,并将其放入模具内;
步骤三,浇铸,将硬质合金材料加温至1800℃成液态浇铸在模具内;硬质合金材料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Mo:32%,Ta:1.2%,Mg:0.5%,Cr:5%,C:2.5%,Mn:2%,W:3,Ni:7%余量为Fe。
步骤四:将浇铸好的模具存放10小时 ,然后将产品拿出来,将表面进行精加工。
实施例2
步骤一:制作辊环的模具;
步骤二,制作芯材,并将其放入模具内;
步骤三,浇铸,将硬质合金材料加温至1800℃成液态浇铸在模具内;所述硬质合金材料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Mo:40%,Ta:3.6%,Mg:3%,Cr:12%,C:8%,Mn:6%,W:7,Ni:12%,余量为Fe。
步骤四:将浇铸好的模具存放10小时 ,然后将产品拿出来,将表面进行精加工。
实施例3
步骤一:制作辊环的模具;
步骤二,制作芯材,并将其放入模具内;
步骤三,浇铸,将硬质合金材料加温至1800℃成液态浇铸在模具内;所述硬质合金材料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成分:Mo:36%,Ta:2.6%,Mg:1.7%,Cr:9%,C:6%,Mn:4%,W:5%,Ni:10%,余量为Fe。
步骤四:将浇铸好的模具存放10小时 ,然后将产品拿出来,将表面进行精加工。
本发明产品在武汉一家工厂使用,其寿命提高了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春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春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9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直板零件模具
- 下一篇:耳机调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