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散热作用的马达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9664.7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三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作用 马达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散热作用的马达构造,尤其是指一种马达设有多重散热途径而能发挥更有效的散热作用的结构,其利用一封闭住壳体的前盖,且前盖上设有一集风环罩,该集风环罩及前盖上所设的多个相间隔的引流口、入风口,该引流口、入风口二者为相互贯通,此构造可提供一散热途径,而圆形回旋前进气流的外围部分亦可由壳体外围吹过壳体的外表面,让外部壳体亦同时被散热,形成多重散热途径而能发挥更有效的散热作用,使马达的壳体内部因不易积热而可发挥马达运转的最高输出功率,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可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具散热作用的马达构造,尤其是指一种马达设有多重散热途径而能发挥更有效的散热作用,使马达的壳体内部因不易积热而可发挥马达运转的最高输出功率,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效率,同时也可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工业领域中,马达为相当普遍被应用的动力物件,然不论是提供大功率的大马达,或是提供小功率的小马达,在马达启动转子运转后,在马达壳体内甚容易累积高热,由于缺乏能适时将马达运转所产生的高温予以消除的散热构造,造成马达内部所累积的高热会导致磁石的磁力产生衰降,连带地亦造成马达的运转效率逐渐降低,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枢中的漆包线圈的绝缘物更会被破坏,进而造成漆包线圈的短路而烧毁整个马达,乃至于衍生其它的危险。为了防范此种缺失,目前普遍使用的技术均会在马达中心转动轴的一端附设一散热叶扇,借以抑制马达在运转中所急速提升的温度,然此种技术仅是让散热叶扇的前进气流经由马达的壳体外围表面吹过,实际上并无法将前进气流直接输送进入马达壳体内部,其无法有效地让马达内部被适时地散热,因此现阶段所使用的马达的壳体内部甚容易积热的弊端缺失仍是无法克服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其提供一种具散热作用的马达构造,该马达具有多重散热途径而能发挥更有效的散热作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散热作用的马达构造,其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的一端为一封闭面,于封闭面上具有数个出风口;
一转动轴,其装设于壳体内可进行转动,其一端为出力端可伸出封闭面,另一端为连结端;
一前盖,其为片体状态,于片体中央轴点处形成一具有轴孔的中心轴座,转动轴可穿伸出轴孔,该前盖结合并封闭住前述壳体;
一散热扇叶,其嵌固于转动轴的连结端上,可与转动轴同步转动;前盖于中心轴座的外围设有穿透的入风口,于入风口前侧的前盖上设有一集风环罩,该集风环罩的中央处设有一具有轴孔的中心轴座,该集风环罩的中心轴座为一圆锥状的中心轴座,该圆锥状的中心轴座的截面直径从集风环罩的底端往上渐缩其截面直径,于中心轴座与集风环罩之间存有多个引流口,该集风环罩的引流口可相对应于前盖上的入风口,其二者为相互贯通,使散热叶扇旋转时所产生的圆形回旋前进气流依循集风环罩及中心轴座的框围空间,进而由引流口、入风口直接进入马达的壳体内部。
进一步,该壳体的环周面上设有至少一完全贯穿的对流孔,使马达壳体的内部及马达壳体的外部可产生气流流通。
进一步,当前盖结合并封闭住前述壳体,前盖恰可契合于设置在壳体内并向外延伸出的套柱,而设在壳体内的导电用途的导电插片并可伸出于套柱外,该集风环罩设有二相对应的U型体,其可将U型体套置于前盖外侧面的套柱,使集风环罩被固定在前盖。
进一步,一套置于前述壳体外表面的环圈状导磁圈,该导磁圈为一具备导磁作用的金属材质所制成,可提升马达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三,未经周文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9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散热装置的电机
- 下一篇:叉车行进电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