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85710.6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青;范程控;苗继琳;吕珺;吴玉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结构 c3n4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材料、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光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相结构g-C3N4自被发现以来,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而广泛收到关注。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纳米g-C3N4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解水制氢和CO2还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g-C3N4具有类石墨的片层结构,如何制备出具有单分散的g-C3N4纳米片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现有制备g-C3N4的主流方法为热解有机物法,即通过有机物前驱体(包括尿素、硫脲、三聚氰胺、双氰胺和氰胺)自身的缩聚过程制备g-C3N4,制备过程简单,该方法制备的g-C3N4粉体团聚现象比较严重,缩聚过程中形成大的团聚颗粒,从而严重影响到其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活性。
目前在物理超声法、化学法剥离g-C3N4方面有大量的研究,经过剥片的g-C3N4显示出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活性。但液相法剥离存在时间长、产率低的问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粉体能够被剥离至超细的纳米结构,而且这种超细粉在液相中也很难被分离出来获得干燥的粉体。因此如何宏量获得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所述的g-C3N4纳米片的尺寸为10-50nm,颗粒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
优选地,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汽气氛条件下的二次煅烧法制备。
优选地,所述的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一次煅烧:以含氮基团有机物为原料,将原料置于烧舟中,然后将烧舟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中煅烧获得g-C3N4粗粉;
(2)二次煅烧:以步骤(1)中的g-C3N4粗粉为原料,将原料置于烧舟中,然后将烧舟置于密封性管式炉中,以惰性气体为载流气,将惰性气体通过蒸馏水后再进入密封性管式炉中煅烧,获得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
优选地,步骤(1)中含氮基团有机物原料为尿素、硫脲、三聚氰胺、双氰胺、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步骤(1)中煅烧温度为500-550℃,时间为2-5h。
优选地,步骤(2)中的煅烧温度为300-700℃,时间为2-6h。
优选地,步骤(2)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单分散结构g-C3N4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制备而成的g-C3N4纳米片具有单分散结构,颗粒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
2、本发明相比常用的超声、化学法剥片,采用水蒸汽气氛条件下的二次煅烧,不涉及溶液化学反应,产率大,能够实现g-C3N4纳米片的宏量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g-C3N4粗粉(a)和单分散g-C3N4纳米片(b)的XRD谱图;
图2为g-C3N4粗粉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5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