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4322.6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8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英司;石田方哉;平井利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4/165 | 分类号: | B29C64/165;B29C64/245;B29C64/268;B29C64/20;B22F3/105;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造型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减少形成三维造型物之后的后处理工序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装置。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形成工序,使用包含三维造型物的构成材料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和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形成层,其中,该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形成在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成时支撑该三维造型物的支撑部;以及能量赋予工序,向所述构成材料粒子及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赋予能量,在所述能量赋予工序中,以使所述构成材料粒子及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温度为所述构成材料粒子的熔点以上、且不足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熔点的温度的方式赋予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三维造型物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经实施了制造三维造型物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已披露了一种使用流动性组合物来形成三维造型物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下述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作为流动性组合物的金属浆料形成层,边向三维造型物的对应区域照射激光而使其烧结或熔融的同时,边制造三维造型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46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边烧结或熔融三维造型物的对应区域、边制造三维造型物的情况下,由于烧结或熔融时的热,导致该三维造型物的对应区域以外的部分也被烧结或熔融,存在卸下三维造型物时的分离作业、卸下之后的成形作业等的负荷大的情况。即,在制造三维造型物的现有的制造方法中,未能充分地做到减少被制造的三维造型物的后处理工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形成了三维造型物后的后处理工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层形成工序,使用包含三维造型物的构成材料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和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形成层,其中,该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形成在所述三维造型物的形成时支撑该三维造型物的支撑部;以及能量赋予工序,向所述构成材料粒子及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赋予能量,在所述能量赋予工序中,以使所述构成材料粒子及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温度为所述构成材料粒子的熔点以上、且不足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熔点的温度的方式来赋予能量。
根据本方面,赋予能量,以使构成材料粒子及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温度为构成材料粒子的熔点以上、且不足支撑部形成粒子的熔点的温度。为此,既能使三维造型物的构成材料熔融,又能抑制支撑部的熔融。为此,能够抑制由于也使三维造型物的对应区域以外的部分熔融而导致卸下三维造型物时的分离作业、卸下之后的成形作业等的负荷增大。因此,能够减少形成了三维造型物之后的后处理工序。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层形成工序中,使所述包含构成材料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及所述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在液滴的状态下喷吐而形成所述层。
根据本方面,使包含构成材料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及包含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流动性组合物在液滴的状态下喷吐来形成层。为此,通过形成层即可简单地形成三维造型物。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中,还具有重复所述层形成工序的层叠工序。
根据本方面,具有重复层形成工序的层叠工序。为此,通过重复层形成工序即可简单地形成三维造型物。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任一方面中,在所述能量赋予工序中,以使所述构成材料粒子及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温度为所述支撑部形成粒子的烧结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方式来赋予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4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