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分离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6122.8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7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郝超;黎金明;陈磊;郑玉辉;曹辉;张艺聪;张潮;周强;王勇强;王国庆;郭康;张长庚;赵向阳;蒋振伟;涂海海;张振活;段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24 | 分类号: | C09K8/24;C09K8/12;C08F283/06;C08F220/56;C08F220/58;C08G65/08;C08G6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液分离 钻井液 有机大分子 处理剂 丙烯酰胺基 甲基丙磺酸 丙烯酰胺 产品成本 二乙醇胺 固化处理 环保效果 环保要求 环氧丙烯 环氧乙烷 溴代乙酸 离心机 分离物 无害化 再利用 含水 钻屑 酰胺 制备 配制 废弃 合成 回收 应用 | ||
本发明使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环氧丙烯、环氧乙烷、溴代乙酸酰胺和二乙醇胺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种可将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完全固液分离的处理剂。通过将该处理剂加入有机大分子钻井液使钻井液初步的固液分离后利用离心机将其彻底的固液分离,分离出来的含水固相和钻屑一并无害化固化处理达到环保要求,液相可直接用于配制其它井一开或者二开钻井液,达到百分百回收再利用。该产品成本较低,使用工艺简单,而且可以有效的使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固液分离。处理后的分离物环保效果明显。很好的解决了废弃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固液分离难、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钻井液用固液分离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废弃钻井液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钻井液的种类和添加剂种类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长庆区域随着钻井深度和钻井数量不断增加,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有机大分子钻井液不能有效的净化处理,这些废弃钻井液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近千万方,而相当数量井场的废弃钻井液采用大池子循环,完钻后直接采用坑内填埋法、注入安全地层法、固化处理法等。这些处理方法会导致土壤、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直接或间接对动植物及人类产生危害。
当前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和目标,自2014年底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后,实施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分离处理更加刻不容缓。目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在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方面,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必须达到“不落地”要求,其中难题之一就是使用的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很难达到有效的固液分离,使用的固液分离剂导致废弃有机有机大分子钻井液稠化严重、分离不彻底、对井队设备要求也较高,使用井队现有的设备分离出来的液相粘度、密度较高,固相含水量也比较高达不到环保要求,而且由于有机大分子钻井液本身抑制性较差,导致地层造浆引进更多的劣质固相等因素,造成固液分离难度加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苏里格地区有机大分子钻井液固液分离,急需研发出一种安全环保、使用效果好、现场配制工艺简单的固液分离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用于分离废弃钻井液的分离剂存在的钻井液稠化严重、分离不彻底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剂,所述分离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丙烯酰胺10%~3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10%~15%,环氧丙烯10%~20%,环氧乙烷5%~10%,引发剂A 0.1%~0.5%,溴代乙酸酰胺5%~10%,二乙醇胺5%~10%,引发剂B 0.1%~0.5%,pH调节剂0.1%~0.5%,其余为水。
所述分离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丙烯酰胺15%~2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11%~14%,环氧丙烯15%~18%,环氧乙烷6%~8%,引发剂A 0.2%~0.4%,溴代乙酸酰胺6%~8%,二乙醇胺6%~8%,引发剂B 0.2%~0.4%,pH调节剂0.2%~0.4%,其余为水。
所述引发剂A是过硫酸铵、过氧化钠中的一种。
所述引发剂B是偶氮二异丁盐酸钠、偶氮二氰基戊酸、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
一种固液分离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固液分离剂及其重量配比包括丙烯酰胺10%~3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10%~15%,环氧丙烯10%~20%,环氧乙烷5%~10%,引发剂A 0.1%~0.5%,溴代乙酸酰胺5%~10%,二乙醇胺5%~10%,引发剂B0.1%~0.5%,pH调节剂0.1%~0.5%,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6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