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及夹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2279.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竹青;付大友;袁东;姜秀娟;林莉;肖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固定 壳体 紧固件 夹固 粉末样品 夹固装置 柱形槽 反射光谱 内螺纹段 轴向设置 透光件 透光孔 顶面 通孔 下端 柱状 样品收集池 顶部设置 环状凸起 壳体连接 凸台结构 外螺纹段 柱状结构 上端 细柱体 样品池 倒T型 检测 紧固 螺纹 内圈 匹配 溢出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及夹固方法,装置包括壳体、透光件、样品固定件和紧固件,壳体为柱状结构并且中央沿轴向设置有柱形槽,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透光孔和环状凸起,柱形槽的下端内圈上设置有内螺纹段;样品固定件为柱状T型凸台结构并且设置在壳体的柱形槽内,样品固定件的顶面设置有样品池以及溢出样品收集池;透光件设置在壳体的透光孔与样品固定件的顶面之间;紧固件为柱状倒T型凸台结构并且中央沿轴向设置有通孔,紧固件的上端细柱体外圈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段匹配的外螺纹段,紧固件通过其通孔套装在样品固定件的下端并通过螺纹与壳体连接并实现对样品固定件的紧固。夹固方法则采用上述夹固装置进行粉末样品的夹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及夹固方法。
背景技术
光谱检测是一种成熟且非常常用的检测手段及检测方法。其中,反射光谱检测又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利用反射光谱对固体粉末样品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粉末样品制样。目前所用的方式是将粉末样品置于两片石英玻璃之间,再通过一个螺纹套筒结构的挤压装置对玻璃片进行挤压固定。在挤压过程中,粉末样品会从玻璃片四周漏出而进入螺纹结构并影响螺纹的旋紧。同时,螺纹在旋紧过程中,挤压面的位移并不完全相等,而装置本身又无法对样品层的分布进行调整,导致样品层的均匀性和平整度不一致,经常会出现一侧样品分布过多而大量溢出,而另外一侧却存在样品层缺失的现象。此时,在旋紧过程中,下端石英玻璃片的受力不均,极易出现碎裂。另外,在需要对样品进行重复测量时,很难保证样品层紧密度及均匀度的重复性,导致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差。当制备好的样品连同挤压装置一起安装到设备自带的样品夹时,又因为缺少定位方法,且样品夹的夹力分布不均,导致挤压装置脱落或者很难贴合在仪器光窗平面,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难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反射光谱用于固体粉末样品检测时所存在的粉末样品制备时粉末样品层紧密度、均匀度难以保障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反射光谱检测结果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及夹固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透光件、样品固定件和紧固件;其中,
所述壳体为柱状结构并且中央沿轴向设置有柱形槽,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柱形槽连通的透光孔和环设在透光孔外侧边缘的环状凸起,所述柱形槽的下端内圈上设置有内螺纹段;
所述样品固定件为柱状T型凸台结构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柱形槽内,所述样品固定件的顶面设置有位于中心处的样品池以及紧挨样品池且环设在样品池外周的溢出样品收集池;
所述透光件位于壳体的透光孔与样品固定件的顶面之间;
所述紧固件为柱状倒T型凸台结构并且中央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的上端细柱体外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段匹配的外螺纹段,所述紧固件通过其通孔套装在样品固定件的下端并通过螺纹与壳体连接并实现对样品固定件的紧固。
根据本发明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环状的前缓冲垫圈,所述前缓冲垫圈环绕所述透光孔和环状凸起设置,其中,所述前缓冲垫圈为黑色强力EVA海绵。
根据本发明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样品池的表面为下凹曲面并且所述样品池的最大深度为0.5~1mm。
根据本发明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光件为远紫外石英玻璃片。
根据本发明用于反射光谱检测的粉末样品夹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的顶面与样品固定件的台阶平面之间设置有环状的聚四氟乙烯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2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