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体内核包裹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9999.4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锦;高崴;商珞然;王欢;陈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体 内核 包裹 毛细管 微流控 装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固体内核包裹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包括内相毛细管以及外相毛细管,所述内相毛细管构成内相微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毛细管,所述内相毛细管和所述外相毛细管从所述连接毛细管的两侧插入并间隔开构成乳化区,所述乳化区的长度为n,0.5d2<n<1.5d2,d2为内相毛细管的外径,乳化区内的内相毛细管和外相毛细管的端部均为锥形,锥度为k,其中15°<k<60°,在所述外相毛细管与连接毛细管之间形成有出口位于所述乳化区的外相微通道,所述内相毛细管内径d1与所述外相毛细管内径D1的关系为:d1=D1-h,其中,h=100-3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毛细管为方管,内相毛细管的外径d2与方管的内方孔的边长l之间的关系为:d2=l-m,其中,m=5-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毛细管、外相毛细管以及连接毛细管通过点胶针头整体连接后固定在一载玻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相毛细管的输入端连接有一内相注射泵,在所述外相微通道的入口连接有一外相注射泵,在所述外相毛细管的出口连接有一乳液收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相毛细管、外相毛细管和连接毛细管均为玻璃毛细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毛细管内径D1沿乳化区向流体出口方向渐扩的锥形,锥度为q,其中5°<q<30°。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毛细管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含有固体球的内相液通过内相注射泵注入内相毛细管,将外相液通过外相注射泵注入外相微通道,并调节各外相液和内相液的流量,实现固体球的单包裹以及多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毛细管进行表面改性,应用于固-水-油及固-水-水双重乳液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9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催化剂的负载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卫生陶瓷泥浆球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