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46401.8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平芳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acu b2o5 掺杂 微波 介质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介质陶瓷是近年来国际上对电介质材料研究的一个新动向,这主要是适应微波移动通讯的发展需求。20世纪后期,信息处理技术与电子信息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将通讯系统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通信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到全时空的信息传递与交换,从而使通讯机的高度可移动性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移动通信已向全民推广,为扩大容量,就必须提高载波频率。为此,开发一系列适合于微波范围内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工作特性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上升为陶瓷材料领域的新焦点。
近年来,随着微波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于谐振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微波元器件的微波介质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向着小型化、高频化、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对微波介质陶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现存的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质量和体积相对较大,大大限制了微波集成电路的发展。现存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因为介电常数高而品质因数Q值较低,已无法满足器件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其中BaTi4O9的质量占比为84wt%,BaCu(B2O5)质量占比为4%,余量为BaZn2Ti4O11。
相应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法一次合成,包括:
(1)、以BaCO3、ZnO、TiO2为原料;
(2)、一次球磨;
(3)、烘干、过筛:将球磨后浆料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20min,干燥完成后采用100目的筛子过筛;
(4)、预烧:在氧化铝坩埚中于800℃预烧3小时;
(5)、把BaCu(B2O5)添加到预烧的基料中,BaCu(B2O5)的制备方法:以BaO、CuO和B2O3为原料,BaO、CuO和B2O3的摩尔比为1:1:1,用去离子水做介质球磨12小时,取出干燥研磨后在800℃煅烧3小时;
(6)、二次球磨;
(7)、烘干、过筛:将二次球磨后浆料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20min,干燥完成后采用60目的筛子过筛,获得陶瓷粉料;
(8)造粒:在陶瓷粉料中加入7wt%的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进行造粒;
(9)、干压成型:将造粒好的陶瓷粉料在2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圆柱形陶瓷生坯或圆片;
(10)、烧结:在700℃排胶1小时,然后按照3~5℃/min速率升至850℃保温2小时;
(11)、冷却至室温。
优选的,在上述的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包括:将按配方称好的原始粉料放入聚氨酯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作为球磨介质,氧化锆为磨球,利用变频式行星球磨机球磨,球磨转速365rpm,正反转时间间隔为30min,按照原料:磨球:无水乙醇=1:5:1比例球磨3小时。
优选的,在上述的BaCu(B2O5)掺杂复相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6)包括:将添加BaCu(B2O5)的基料放入聚氨酯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作为球磨介质,氧化锆为磨球,利用变频式行星球磨机球磨,球磨转速365rpm,正反转时间间隔为30min,按照原料:磨球:无水乙醇=1:5:1比例球磨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平芳,未经徐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6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