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5830.3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6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亮;陈金华;丁潮洪;马雅敏;刘庭付;周大云;蓝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茭白 单季 应用效果 育苗田 采收 留种 苔管 种苗 剔除 育苗 种植 收入 管理 | ||
一种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通过苔管选择、剔除雄茭、育苗田选择、迟种苗区分补栽、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管理、采收和留种育苗进行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提高。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能够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较好的解决了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偏低的问题,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提高茭农的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实际应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单季茭一年两收是现有各种茭白种植模式中效益比较好的一种,在浙江省缙云县等地应用较多。此模式的种植方法是:剪取单季茭采收后的苔管,在9月中下旬将苔管排放到寄秧田,10月上中旬左右,苔管上每一节都已生根抽苗,将苔管苗按每节一苗剪下定植大田,至11月底至12月上旬,幼苗基本停止生长,随后进入休眠。第二年春,幼苗重新抽发,通过使用微肥、敌磺钠、植物生长剂调节等措施,将单季茭第一茬采收时间从传统种植模式的9月上中旬提早至6月。第一茬茭白采收后,不需重新翻种,经常规管理,在9月中下旬10月初采收第二茬茭白。
在此种植模式中,有三方面因素对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影响较大:一是进行寄秧育苗的苔管,部分取自雄茭植株,所育成的茭苗不会结茭;二是有部分苔管所育的种苗,同样在上半年使用微肥、敌磺钠、植物生长剂调节等措施进行管理,仍然很难在6月份孕茭,只有等到9月份采收第二茬茭白的时候才会孕茭。这类种苗俗称迟种(下同);三是当季施施用过敌磺钠、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植株苔管所育的种苗,第一茬茭白结茭期会有一定程度推迟,若遇上6月中下旬气温较高,将导致大量植株因高温不孕茭而影响产量,所以,运用单季茭一年两收模式的茭农一般不会选用本田的植株苔管进行育苗,须到外地购买苔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第一茬茭白孕茭率,茭农不得不每年都到较少施用敌磺钠、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单季茭产区购买苔管,但由于敌磺钠有显著促进茭白提早结茭的作用,敌磺钠在茭白上使用越来越普遍,寻找未施用敌磺钠、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苔管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种苗田单季茭采收后,为了管理方便,茭农都会把田里不会结茭的雄茭植株在苔管以上部位割除,导致在田间无法辨别雌、雄茭,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种苗田茭白快采收时,提前到实地观察种苗田结茭情况,并逐一做好标记,但成本极高。较普遍的做法也就是实地观察结茭情况后,选择结茭率相对较高的茭田,采集苔管,尽量减少雄茭率。而对于前面所述的迟种,则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挖除。每年由于以上3方面因素影响,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的孕茭率一般在70%~80%之间,对产量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解决目前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低的问题,满足单季茭的种植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苔管选择,在第一年的9月,选择没有施用过敌磺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单季茭种苗田,采下苔管;
第二步,剔除雄茭,在苔管任意一端横切一刀,接着观察苔管空腔部位有无丝状物,无丝状物的为雄茭,然后将无丝状物的雄茭剔除,只留有丝状物的苔管;
第三步,育苗田选择,选择独立的、外田水不会流经的小田块作为育苗田进行苔管寄秧;
第四步,苔管寄秧定植,将留下的苔管在育苗田上寄秧育苗,苔管寄秧育苗20天后,按每节一苗剪下,定植到大田内,同时留下十分之一的秧苗定植到育苗田内,大田和育苗田定植时间为10月上中旬,育苗田从定植后直至次年9月中旬采收单季茭期间,均按照传统单季茭种植方式管理,全程不施用敌磺钠、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进行常规的施肥、病虫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5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