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苯橡胶用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5751.4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艾纯金;何颖;赵洪国;康安福;朱晶;孟令坤;邵卫;龚光碧;赵旭涛;梁滔;李树毅;陈建刚;李晶;郑聚成;杨海江;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9/25 | 分类号: | C08C19/25;C08C19/08;C08L9/06;C08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苯橡胶 用补强型 软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丁苯橡胶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1w%-50w%的溶液,以100质量份橡胶计,向溶液中加入0.1-1.0份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和1-50份防焦型橡胶补强剂,在15-50℃隔绝空气和水,反应0.5-5小时,反应后的胶液经溶剂脱出,得到补强型软化剂产品;所述的防焦型橡胶补强剂是由防焦剂和补强剂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制得,所述的防焦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亚硝基化合物、有机酸类或硫代亚酰胺类物;所述的补强剂是含烯不饱和取代基的有机硅烷化合物;所述的防焦型橡胶补强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防焦剂和补强剂以1:(0.1~5.0)摩尔比混合,用溶剂配制成1%~30%质量浓度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占防焦剂和补强剂总物质的量的0.01~0.1%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隔绝空气和水,常温反应0.5~8h后,采用真空脱溶剂装置将溶剂脱出,制得防焦型橡胶补强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苯橡胶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5w%~15w%的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质量份橡胶计,加入0.1-0.3份烯烃复分解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00质量份橡胶计,加入10-30份防焦型橡胶补强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结构中不含烯的能够溶解丁苯橡胶的溶剂。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己烷、环己烷、甲苯或乙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焦剂选自N-亚硝基二(乙烯基苯)胺、N-亚硝基-苯乙烯基-β-萘胺、N-亚硝基-2-丙烯基-2,4-二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乙烯基苯甲酸、乙烯基水杨酸、丁烯基水杨酸、乙烯基邻苯二甲酸、N-乙烯基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或N-丙烯基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结构式为:其中:R4为含有2~18个碳的不饱和烯烃脂肪族链段;R1、R3为含有1~12个碳的烷氧基、6~12个碳的芳氧基或3~12个碳的硅氧基;R2为与R1相同的基团,或者为含有1~20个碳的饱和链段、含有3~8个碳的环烷基、或含有6~8个碳的芳香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结构式中所述R4选自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异戊烯基、3-戊烯基、6-辛烯基、三甲基乙烯基、1-庚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结构式中所述R1、R3分别选自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正己氧基、正戊氧基、正庚氧基、异辛氧基、正壬氧基、苯氧基、氯苯氧基、烯丙氧基、苄氧基、或三甲基硅氧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结构式中所述R2选自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强型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二乙氧基-乙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二戊氧基-己基硅烷或异丙烯基二正丁氧基乙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57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