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HLA-A2呈递的WT1肽特异的T细胞受体样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2132.X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D·A·沙因博格;T·道;C·刘;S·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优瑞科生物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32 | 分类号: | C07K16/32;C12N15/13;G01N33/574;A61K39/395;A61K47/68;A61P3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胡志君;黄革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la a2 呈递 wt1 特异 细胞 受体 抗体 | ||
本发明提供与维尔姆斯瘤蛋白(WT1)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结合蛋白,包括针对WT1的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和完全的人抗体、其抗体片段、嵌合抗原受体(CAR)、融合蛋白和缀合物。抗原结合蛋白和抗体与HLA‑A0201限制型WT1肽结合。此类抗体、其片段、融合蛋白和缀合物对于治疗WT1相关癌症是有用的,所述WT1相关癌症包括例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样/骨髓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抗WT1/A抗体可以包含设计的用来改善蛋白质稳定性、抗体结合和/或表达水平的一个或多个构架区氨基酸置换。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201280026656.X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2年4月2日,发明名称是“对HLA-A2呈递的WT1肽特异的T细胞受体样抗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来自2011年4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470,635和2011年5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491,392的优先权。这些临时申请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完整并入本公开中作为参考。
联邦资助研究的权利声明
本发明借助美国政府支持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资助的基金P01CA23766和R01CA55349下做出。美国政府享有本发明中的某些权利。
序列表
本申请含有2012年3月29日创建的序列表;将处于ASCII格式的该文件命名为3314013AWO_Sequence Listing_ST25.txt。该文件在此通过引用方式完整地并入本申请中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针对胞质蛋白的抗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针对维尔姆斯瘤癌基因蛋白(WT1)的抗体,特别地是识别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的WT1肽的抗体。
发明背景
维尔姆斯瘤癌基因蛋白(WT1)是针对大多数白血病和广泛类型癌症的吸引人的免疫治疗靶。WT1是胚发生期间正常情况下在中胚层组织中表达的锌指转录因子。在正常成年组织中,WT1表达限于CD34+造血干细胞中的低水平,但是在多个谱系的白血病和广泛类型的实体瘤中过量表达(1-2)。最近,已经报道WT1表达成为最小残留疾病的标志物。处于形态学缓解的急性髓样白血病(AML)患者中增加的转录物水平已经预示明显的临床复发(3,4)。另外,在患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患者中检测到针对WT1的抗体,这表明WT1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抗原(7)。
就绝大部分而言,临床批准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Ab)识别细胞表面蛋白的结构。然而,WT1是一种核蛋白并且因此是经典抗体疗法不可接近的。直至现在,靶向WT1的免疫疗法限于细胞方法,排他地旨在产生识别由MHC I类分子在细胞表面上呈递的肽的WT1特异性细胞毒CD8T细胞(CTL)反应。
为了诱导CTL反应,胞内蛋白通常由蛋白酶体或内体/溶酶体降解,并且所产生的肽片段与MHC I或II类分子结合。这些肽-MHC复合体展示在细胞表面,在细胞表面它们通过肽-MHC(pMHC)-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为T细胞识别提供靶(8,9)。用源自WT1蛋白的肽接种诱导HLA限制型细胞毒CD8T细胞,后者能够杀伤肿瘤细胞。
为了改善功效,可以采用单克隆抗体疗法靶向癌抗原。单克隆抗体(mAb)疗法已经显示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所述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和直接细胞抑制或凋亡诱导针对过量表达靶分子的肿瘤细胞的作用。另外,mAb可以用作向肿瘤细胞特异性递送细胞毒部分如放射性核素、细胞毒药物或毒素的载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优瑞科生物技术公司,未经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优瑞科生物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