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305.6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俞秋燕;张涛;王家俊;李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K5/357;C08J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噁嗪共混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在产品封装或包装薄膜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然而,聚乳酸本身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氧气性能不太理想,从而影响了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氧气性能是备受业内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在对其进行改性时,往往难于兼顾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在提高阻隔性能时,力学性能提高幅度有限,甚至降低。因此,如何采用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制备阻隔性能高且力学性能好的聚乳酸薄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
包含聚乳酸和苯并噁嗪两种材料,聚乳酸为基体材料,苯并噁嗪为改性材料,苯并噁嗪在共混薄膜中的质量分数为5~30wt%。
所述苯并噁嗪为分子结构中含有3,4-二氢-3-取代基-2H-1,3-苯并噁嗪结构的苯并噁嗪树脂单体。
二、一种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
步骤2)将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刮涂在基材的一侧表面上;
步骤3)干燥去除溶剂,从基材表面剥离,得到所述的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
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质量含量为10~50wt%,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质量比为19-7:1-3。
步骤1)中所述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干燥的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加入有机溶剂,搅拌至均匀透明。
步骤2)中所述将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刮涂在基材的一侧表面上的方法,是将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浇注在基材的一侧表面上,采用刮膜工具将该混合溶液刮涂在基材一侧表面上。
步骤2)中所述基材为玻璃板或聚酯薄膜。
步骤3)中所述干燥去除溶剂,其方法为:常温~40℃环境下,放置1~15天。
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
所述刮膜工具为玻璃棒或美工刀片。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热固性苯并噁嗪树脂单体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性能特点,所得的共混薄膜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氧气性能,在产品封装或包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中的聚乳酸为市购材料,牌号为3051D;苯并噁嗪,化学名为6,6'-(propane-2,2-diyl)bis(3-phenyl-3,4-dihydro-2H-benzo[e][1,3]oxa-zine),参考文献:(1)Ishida,H.;Rodriguez,Y.,Curing kinetics of a new benzoxazine-based phenolic resin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olymer 1995,36(16),3151-3158.(2)Ning,X.;Ishida,H.,Phenolic materials via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phenol-A based benzoxazines and their polymer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1994,32(6),1121-1129.。
实施例1:
(1)将9.5g干燥的聚乳酸和0.5g苯并噁嗪加入90mL三氯甲烷中,磁力搅拌至均匀透明,形成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
(2)将聚乳酸和苯并噁嗪的混合溶液浇注在玻璃板的一侧表面上,采用玻璃棒将该混合溶液刮涂在玻璃板一侧表面上;
(3)室温下,放置15天,从玻璃板表面剥离,得到所述的聚乳酸和苯并噁嗪共混薄膜。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阻隔氧气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